第一百六十九章 玲瓏1(1 / 2)

太子終究是沒能熬過這個寒冬,據說他死的時候嘴裏還含著半片太醫新切的吊命用的山參片。

由於太子是皇上和皇後的第一個孩子,所以便有傳聞說皇後不顧禮法抱著太子的遺體哭了整宿,就連一向喜怒不露的皇上也暗自為著太子的去世抹了幾滴眼淚。傳聞真假尚且不知,但眾大臣是能察覺到皇上一夜之間的衰老,早朝縮減了時辰,甚至有的時候直接就不上朝。

後來皇上追封太子為敬鴻皇帝,葬禮也全是按照皇帝下葬的規製,就連國喪也是一年的皇帝國喪製,在這一年裏禁止婚宴嫁娶和大肆的生辰賀壽。

太子的葬禮一過,京都明裏暗地的站隊統統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最大變化的便是支持皇後一派的人中,有一部分本就是為著太子的正統而立。如今太子已去,這些人便覺得之前匆忙記在皇後名下的十皇子資質平庸,且血統不正難堪大用,於是暗地裏又往沁皇貴妃那還在繈褓中的十三皇子身上壓賭注。

更有人直接倒戈安郡王府,因為皇城裏皇上的日漸頹廢虛弱,皇後的逐漸失勢,沁皇貴妃母族雖強可終究膝下皇子還在繈褓中,動搖不了國本。唯有安郡王府是同先祖宗一起打下這錦繡江山的,如若不是安郡王府的祖宗沒有稱帝的想法,如今的皇庭應該是姓王的。所以那些人便看中這一點,倒戈了安郡王府。

再一個就是眼下的動蕩局勢還不知道能撐到什麼時候,如今各方勢力都盯著皇上,且看他要做何打算了。

宮裏局勢緊張,宮外的鎮國公府表麵卻依舊是一片祥和。

因著太子的去世周翊怕京都突變,所以整日緊繃了神經去京郊營地盯著,然後派了暗衛監視著京都城裏的動向。而還在邊疆的鎮國公聽說了這個消息,先是獨自一人已奔國喪的名義快馬回京,暗地裏卻讓大兒子周利開始集結一部分軍隊緩慢暗地裏回京,隻為隨時準備著,防止京中有突變時,才不至於變成被動的那一方。

且說喬卿莫近日是越發憊懶,時不時的就困覺,整日也是無精打彩的,在她看來除了太子去世時整整穿了二十七天的素縞以外,一切好似從未有過什麼變化。

她整日還是該去忠義院請安就去請安,該去永誠伯府和李府串門就去串門,也沒有太大的限製。不過是不能大張旗鼓高調戲場的去罷,她素日裏也不喜熱鬧,所以到沒覺著有什麼不便。

隻是近日發生了一見令她頭疼的事罷,那便是前幾日她讓綰青幾個清點漪瀾院公庫中的東西時,綰青她們發現好些明明成套的東西卻總是缺一少二的湊不成裝。說來補上也是容易的,可這些是公中的庫房不是私庫,這要添補東西進去都得有個由頭,不然旁人會以為是她動用了那些東西所以才私下填補出來。

可最頭疼的倒不是添補東西,而是少的那些,好多東西都是稀有的價值連城的孤品。就比如其中有一套碧玉嵌鎏金祥雲紋樣的茶具,原本是成親當日皇貴妃賞下來的,還在宮裏的賬上掛了名的,本就是大師孤品有市無價,少了一個茶盞根本無法補上。

之後綰青派人蹲了大半月也沒能抓到小偷。無法,喬卿莫便在設了一招舍身套狼計,將自己私庫中的一套絕品白胎青花瓷餐具,以父親從江南雇人送過來的名義放進了公庫。然後讓綰青撤了公庫外的所有人,隻留了她一個,每日趁天黑趴上屋頂守著,現下已經守了三四天了也沒見有動靜。

這廂喬卿莫才午休了起來,將用過一盞紅棗枸杞銀耳羹後,轉眼就又歪到窗邊鋪了銀狐獵皮的涼塌上,便要就著半下午較暖和的陽光又要打瞌睡。

就在這時,隻見玉扇撩了珠簾快步進入裏間行禮道;“少奶奶,抓著偷公庫的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