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陸續續仍然有不少人落馬,企業主、官員、黑社會的人,他們應驗了一句話,“官商勾結”才是最佳的投資形式,如果細細地跟他們算一筆賬,那這賬可以讓任何一個人目瞪口呆。
文強找到了傅建新,他擔心自己也被牽連進去。傅建新正在惱火,問文強,你自己有沒有問題嘛?文強說,這怎麼說呢?按我的行事原則,清廉,自認為還是做得好的。但是,誰經得起查呢?要算起帳來誰沒問題?就如這煙、這酒、這吃,耗費的錢財還少嗎?
傅建新說,誰問你這些?問你有沒有受賄,真真實實的受賄。
文強說,那就請您老放心吧,吳浩德那樣的事我是絕對不會做的。
“那你還擔心什麼?”傅建新奇怪地問,既然沒這事,那你還自己嚇自己?
“我不擔心別的事,擔心宋剛為了有意打壓您。”文強說出了實話。
“嘿嘿,這你不必擔心。你已經看出來了,最近,上層表明平靜,實際上暴風雨即將來臨了。”傅建新不但沒苦惱,反而有種興奮的神態。
作為老行政,傅建新對宋剛最近的行動也並不是感到很擔憂,因為,在這個時候往往就醞釀著巨大危機。宋剛把這麼多人逮進去,就沒有難啃的骨頭?這些人在北京就沒背景?蛤蟆會跳烏龜會爬,人各有各的能耐,因此,北京那邊的背景肯定就會站出來說話了。
傅建新想,宋剛你的危機應該就要到了,俗話說,夜路走多了遲早會遇見鬼,你遲早也會調進陷進。
另外,傅建新也在琢磨宋剛的軟肋,也在觀察宋剛的破綻。
果然,就在此時,北京那邊來電話了。
“建新書記啊,聽說你們省的動作很大呀,哈哈,不錯,有魄力啊。我有個親戚,在清江市當副市長,聽說出了點問題,不知問題大不大?如果是小問題呢,那就請你們別小題大做吧。當然,大問題,那就按規定辦,絕對不能講情麵,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你看,這個忙你能幫上吧?”說話的是北京的一位領導。
“領導啊,我正在為此事而煩惱呢。您說,有點錯誤難免吧,但是,宋剛書記一不與其他人通氣,二不彙報,動作做得這麼大,我說他,他還不高興。好吧,竟然是您領導打了招呼,我會按領導您的意思辦的。當然,宋剛那裏會有阻力,我做做工作吧。”傅建新說。
那位領導一聽,打了一個哈哈,“就是那個才上來不久的政法委書記宋剛嗎?”
“是,是。領導您很熟悉他?”傅建新聽這口吻心頭一顫,心想,有戲啊。
“他喲,認識,年輕人嘛,衝動一點是應該可以理解的。好吧,不多說了,來北京就到我這裏來走走啊。”那位領導的話明顯的奚落與不屑,給了傅建新很足的勇氣與信心。
宋剛的整頓工作已經進入到了尾聲,說實在的,要是再狠一點,隻怕副省級這級別的人物也會挖出來的。可是,凡事要講究策略,凡事不能太過,凡事得按實際出發,還有,凡事還得遵守些規則,特別是潛規則。
所以,宋剛很有度地把這事在適當的時候畫上了一個句號。中國特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