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
李植用手拂了拂金水橋扶手上的積雪,說道:“不過,這九州十三省才是我們華夏的根呢。站在這北京城中,感覺真好。”
聽到李植的話,周圍的親衛們對視了一陣,哈哈大笑起來。
李植點了點頭,不再停留,大步走向了皇極殿。
實際上,李植這整整兩年的時間李植都在歐洲征戰,管理歐洲的種種事務,中國和海外殖民地的事情全是太子李歡、首相崔昌武和他們下屬的官僚在管。李植不知道沒有自己的監督,這些人究竟做的怎麼樣。
李植有些著急,腳下越走越快。
不過在邁入皇極殿的時候,李植卻又淡然了。
雖然自己勵精圖治,但是自己已經四十了,也許再來十幾年,二十幾年自己就要老死掉了。自己建立的這個國家終究是要交到別人手上。自己為漢人掌了這些年的舵,但這麵大旗終究是要由這個時代的人自己舉下去。
自己不可能無休止地管理下去。
想到這一點,李植不再焦急。
李植一入殿,文武百官就全部跟進了皇極殿。很快,殿內就站滿了身穿紫色官袍的文官和黑色戎裝的將領,密密麻麻,足有幾百人。這些人的最前麵站著太子李歡,李歡的旁邊則站著首相崔昌武,然後是江南總督鄭暉,東北總督鄭元,西北總督李道。
他們似乎都有些激動。
看到李植走到禦座前麵,大殿中的所有人都呼啦啦跪了下來,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植沒有轉身看下屬們,一轉身在禦座上坐了下去。
看到李植入座,李歡走上一步,大聲說道:“父皇遠征歐羅巴,摧枯拉朽勢如破竹,征服歐洲蠻夷萬萬。我漢族自華夏以來頗有開疆拓土英雄,然即便不世英雄如唐太宗,亦隻曾攻入中亞。父皇之功業,橫跨三大洋五大洲,亙古未有。”
李歡一甩太子服袖子,再次跪伏在地,大聲喊道:“我等恭賀父皇歐洲凱旋,創下不世功業!此等豐功偉業,足以震古爍今!”
百官齊聲大唱:“我等恭賀聖上歐洲凱旋,創下不世功業!此等豐功偉業,足以震古爍今!”
李植點了點頭,淡淡說道:“不說歐洲的事了,都說說你們的事情吧!”
李歡往後退了一步。
雖然李植不在時候以李歡為監國,但是具體事務還是由朝廷要員負責。李歡畢竟隻有二十歲,並不準備代替這些國家重臣彙報工作。
首先站出來的是李老四。
李老四看了看崔昌武和李歡,上前一步說道:“聖上!臣李老四這兩年在印度北部指揮中亞戰區,一路向北攻入了波斯帝國的重鎮馬什哈德。波斯皇帝已經不敢再戰,向我大齊投降,如今波斯的投降使者就在北京。”
李老四想了想,又說道:“奧斯曼土耳其也決定投降我大齊,也派出了使者。”
“另外,沙俄受到歐洲戰區的攻擊,逃入北西伯利亞,也排出使者試圖投降。另外…”
李植點了點頭。
李老四說了一會就退了下去,崔昌武拱手出列,說道:“聖上兩年不在京城,臣統帥大齊文臣係統,始終以聖上的嚴密紀律要求官員。凡事以公德為準繩,精益求精…”
李植認真聽著崔昌武的彙報,時不時審查崔昌武遞上來的文件,細細端詳。
但聽了一會,李植就覺得有些無趣了。
李植不得不承認,自己提拔的手下還是稱職的。這兩年雖然自己不在,但這些人並沒有出現什麼紕漏。
雖然自己兩年不在,但自己親手建立的國家機器依舊在有序運行。
一時間沒發現什麼問題,看著看著,李植竟覺得有些無聊起來。
崔昌武彙報完鄭暉開始彙報,然後是鄭元。這些官僚在各地明肅法製,大興工程,打破了士紳豪強對貧苦百姓的束縛,各地的經濟和文化都有巨大的發展。
很快,幾個小時就過去了。
突然,李植放下了那些文件,緩緩說道:“政事倒是其次。今日,朕想去看一位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