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找閔文華幫忙之外,胡曉雯還跟胡新民說了一聲。

胡新民畢竟也是在教育體係裏邊幹了一輩子的,這點事情他根本就不用再去找他的朋友,自己跟幾個學校打了個招呼,事情就成了。

雲市沒有什麼級別很高的學校,就隻有一個師範學院和幾所職業技術學校。

接到這項任務的學校把招工廣告貼在學校的消息欄裏,上邊寫清楚了工作地點和待遇,上邊沒寫電話號碼,就一個電子郵箱。

高校的門衛管理的不是特別的嚴格,時不時的也有外校的人跑到學校裏邊貼告示,招小工。

在一大溜各種促銷員、發傳單、兼職,以及各種不明來曆的各色貼紙當中,胡曉雯這個就顯得太過普通和不起眼了。

胡曉雯從月初開始每天都會登上自己的電子郵箱打開看看有沒有人投簡曆。貼廣告明顯不如閔文華親自出麵來的有效果,閔文華那邊十個人的名單都報上來了,這邊郵箱卻還沒有動靜。

想了一下胡曉雯又跑到雲市幾個學校的貼吧發了個一模一樣的招工廣告,這次她不隻是隻留下一個電子郵箱,還把黃哲創建的桃溪村官方微博地址給發了上去,表示如果有疑問可以私信這裏詢問。

胡曉雯不怎麼玩微博,她的微博還是當初隨大流的時候創建的,然後就放著長草了。

黃哲創建的桃溪村官方微博現在申請了藍v,粉絲還不少,有幾千了。有這麼一個微博出麵給佐證,至少看起來可信度強多了。

黃哲被胡曉雯拖下水也沒說什麼,愉快地幫著回複來谘詢的學生。

現在黃哲的心情好得不得了。

之前泉水突然噴湧,並出現魚潮,讓桃溪村接連兩天的上了雲市和省城的新聞,後來臨水縣裏邊的電台也專門做了一期節目。

這給桃溪村提供了很大的宣傳,以前桃溪村也隻是臨水縣和少部分雲市的人前來遊玩。這下上了電視,周邊縣的人也會開車過來,甚至省會和其他市區的也跑到這邊來。

這些人不光是來看那泉水,更多的是想要過來嚐嚐這桃花魚的。

前一陣子胡曉雯拉去了省城一大批桃花魚去售賣,不過那幾萬尾不到一斤的桃花魚,被加起來幾百萬人口的省城以及周邊縣市消耗,根本就不夠塞牙縫的。

這其中有曾經吃了還想吃的,也有純粹慕名而來的。

桃花魚熱潮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村子裏邊的床位一直處於滿負荷運轉,樂的村裏開民宿的人合不攏嘴。

因為慕名而來的人多了,農家樂的桃花魚湯一直很好賣。每天都能賣出幾十份魚湯,周末可以達到上百份。光是這一部分的收入,就讓讓胡曉雯三個賺了不少。

等到魚潮的熱度下去之後,緊接著就連上了胡曉雯桃園進入豐收季,每天來旅遊的人會一直保持在幾十個人左右。

桃溪村的旅遊事業終於算是穩定了下來,黃哲也就能放心了。

黃哲已經通過了麵試,9月份就可以去上班了。這邊的聘期已經結束,不過黃哲沒有離開,反而是打算在上班前的這段時間待在這裏,幫助那個名叫劉昌的接替者熟悉一下村裏的民宿情況。

七月上旬,各大高校陸續結束期末考試,開始放假,胡曉雯通知招到的二十五個前來報到。

李小鵬拎著一個書包,裏邊裝著他為數不多的幾件衣服,跟著人潮走出了雲市的火車站。

要不是閔老師跟他說對方會報銷路費讓他保存好票據,李小鵬是舍不得做火車的。

集合地點是在雲市長途客運站門口,客運站就在火車站旁邊。李小鵬拿著打印出來的簡單路線圖,順著馬路走了十幾分鍾,就看見了客運站的牌子。

“你也是要去桃溪村的嗎?”李小鵬身後傳來一個聲音。

他回頭一看,發現是一個挺高大的男生,看著有幾分麵熟:“你是?”

“我叫高亮,我見過你,在公共大課的教室。”

“哦,我叫李小鵬。”李小鵬不太會交際,呐呐的說。

高亮倒是比他外向一點:“我們一起走吧。”

李小鵬點點頭,兩個人快步走向客運站。

從收到的路線圖還有上邊的報道時間,李小鵬和高亮都以為這是讓他們自己做班車感到桃溪村。卻沒想到剛走到客運站附近,就發現了一輛大巴的車窗裏放著一個寫著“桃溪村”字樣的牌子。

李小鵬和高亮對視了一眼:“過去看看。”

於是倆人就走到車頭跟前,門是開著的,高亮伸著脖子向裏邊張望。

大巴裏邊已經坐著幾個人了,看見他們就揮了揮手:“也是要去桃溪村的?這輛是專門為我們準備的車,先上來吧。”

有專車坐不用自己倒班車實在太好了,李小鵬和高亮很高興的上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