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哲發消息的時機巧妙,記者們對於發生在村委的事情一無所知,反正縣長的采訪已經到手,他走就走了唄。

經過編輯白天的新聞已經送到了電視台,晚上一準能播出,就等完成晚上的素材采集,他們這一天的工作就完了。

放下工作的記者們圍坐在桃花小築的雅間裏,高高興興地吃著主廚師傅親手給做的一桌飯菜。

這算是村委請的工作餐,規格非常的高,各種鮮活的魚類、螃蟹、田螺、河蚌,都是在尋常農家樂吃不到的。

記者們吃人嘴軟,也沒少給桃花小築鏡頭。從中午沿街擺放的桌子坐滿了來就餐的人,到大廳裏遊客們的笑臉,和桌子上豐盛的菜肴。

要說這家桃花小築的老板就是聰明會做生意,原本像是這種廟會,人太多,吃飯就講究一個快。

這家裏邊做著的是點餐的生意,臨街挨牆擺著一長溜的長桌,再擺上幾個溫著火的餐車,就賣起了快餐。

用的不是一次性的餐盒,是能夠反複使用的鋼製托盤。

這些快餐有不同的組合,價格也不一樣。

一般都是兩菜一湯,全素的15元,一葷一素的20元,全葷的25元,米飯饅頭不計量,管夠。

據說還有一種35元的套餐,喝的湯是桃花魚湯,別看價格貴,點得人還真不少。

來這裏趕廟會玩,是最不愁吃的喝的。村南的小吃區,農家樂裏的農家菜,殺豬台的就餐區,桃花小築的快餐,就是村委大院的食堂還可以單點小炒——不過這個地方不是全天開的,跟任何地方的食堂一樣,都卡死了飯點兒。

說完了吃的,記者們又說起了各自覺得有趣的地方。

這邊的市場上賣土產的也有,偏就這桃溪村有意思,竟然有很多人從山上抱著扛著水桶,裝著泉水當做土特產。

要不是今天的重點是廟會,是新年氛圍,記者們一準深挖一下。

說說笑笑吃吃喝喝,晚上工作完了他們還要趕回去,也就沒有喝酒,喝的是桃花小築的蜂蜜茶。

今天在廟會,看見不少人抱著個奶茶店那種的中大號紙杯,裏邊裝著的就是桃花小築的蜂蜜水果茶係列。

捧上一杯蜂蜜茶能暖手又解渴,來這邊遊玩的人大多數都會來一杯,價格又不貴,中杯五元,大杯八元。

這可是正宗的蜂蜜水果,絕不是用粉衝泡出來的,這個價格想要喝到全天然的東西,在城市裏邊想都不要想。

有記者笑談,光是賣這水果茶,一個廟會下來就要掙不少錢呢。

時間過得很快,天色逐漸暗了下來,村裏的主街上早就拉了一條長長地電線,連著一連串的燈泡,把主街上照的亮亮堂堂。

這會兒人潮比白天少了很多,卻仍然有三四千人,來值班的警察現在最為緊張,在河岸兩旁排出人牆,就怕發生擁擠踩踏。

放煙花的地點是在小碼頭,專業的工作人員已經開始布置現場,眼尖的遊人早早的就跑過來占地方。

等到記者們扛著器材過來,兩邊已經圍滿了不少的人。花費了時間和口舌,才讓不情願的人們給他們騰出了一個絕佳的地點。

調試完器材,在周圍遊人好奇的目光中做了一小段報道,8點不知不覺就已經到了。無意間回頭張望,除了橋頭兩側站滿了人,就連村民家裏的屋頂上都站上了人。

一聲尖嘯響起,煙花燃放器口火光一閃,一個個火星拖著長長地尾巴竄上了天空,靜默了一瞬,啪啪啪地爆開一團團璀璨絢麗的花火。

“啊啊啊——好美啊!”

身邊此起彼伏的響起尖叫驚歎,記者們被近距離摧殘耳膜,卻不得不敬業的扛著器材拍攝。一邊拍攝,一邊欣賞,心情也不由的興奮起來,看煙花果然是一件浪漫又讓人心情好的事。

絢爛壯麗的景象總是短暫的,整場煙花持續了半個小時的時間,最後幾枚放完,警察們就已經開始動了。

好在準備的充分,讓村南的人先走,村北的人等了十五分鍾,才算是無驚無險的疏散了全部的人。

燈市小吃持續到9點,其餘的攤位早就開始收攤回家了。

這些攤位上的東西有的拉回家裏,也有的就近放到農戶家裏。至於實在拿不回家,又想不到地方可以放的人,繳納點錢,村委就給安排放到村委大院裏邊。

遊客們有車的開車離開,沒車的人是不會留這麼晚的,天還明亮的時候就坐公交車回家了。

廟會要接連唱7天大戲,家裏離得遠的人又不想天天起個大早趕路,於是便想方設法投親靠友。

桃溪村每家每戶或多或少都來了親朋,有些人甚至是分別之後二十年沒有再相見。彼此拉著手淚水漣漣,能借此機會再一次相見,心情卻是激動愉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