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餐廳閉餐之後,三個人都沒有下班回家,坐在雅間裏邊開起了小會。

“我覺得白龍穀不錯。”田桂英說,“從春季開始一直到秋季,三個季度都有不少的人來,隻不過在這裏就是要犧牲冬天的營業額。”

胡曉雯點了點頭,她扭頭對問霍紅霞:“你呢?覺得哪裏比較好?”

霍紅霞撐著胳膊說:“那就竹林吧。其實我覺得這條線上的位置都不錯,都是有遊人經過的地方。”

田桂英也點頭說:“不錯,除了現在還沒有修好路的桃源村,我覺得這幾個地點都是一樣。三個季度的盈利應該很客觀,等到冬季就進入淡季,甚至有可能會是零收入。”

胡曉雯說:“其實這幾個地方不論是不是桃花小築,還是隨便什麼人,去開個茶水攤,小吃攤擺在這裏,三個季度每個月的盈利都不會少於兩三萬,撐死了也就是這樣了。”

現在的桃花小築每個月的營業額都在二十萬左右,個別高峰時期,或者是舉行活動的時候盈利更是驚人,能夠達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跟這樣的數字一比,兩三萬顯得少的可憐。

霍紅霞皺眉:“還不如去姚仙鎮上開一家分店,那樣去住宿的遊客至少會就近就餐。”

胡曉雯搖了搖頭,她說:“你們還是沒有明白我的意思,我想要的分店,是顧客能夠坐下來好好的品嚐美食,是讓顧客能夠舍得花錢享受的地方。”

“這樣一個地方,在趕著去遊玩的路線上很顯然不是很合適。”

霍紅霞的眉頭直接擰成了疙瘩,她疑惑的看著胡曉雯:“你到底什麼意思?”

胡曉雯說:“你想想看,咱們的桃花小築本身,是景色、建築與美食相結合,給村北的舊民俗景觀增色不少。所以,咱們的分店也要照著這個特色去建,而不是多增加一個店麵那麼簡單。而是在吃飯的時候同時讓人能夠欣賞到風景,或者是本身就直接成為風景。”

田桂英恍然,然後自愧弗如:“還是曉雯你想的全麵,我光顧想著要擴展店麵,增加收入了。”

霍紅霞想了一下:“那這樣白龍穀就不合適了,桃源村的草原除非修建蒙古包,要不然沒有啥建築跟它的風格搭。閑雲觀也不行,那裏以後是要擴建的,地方還不夠自己用,更別說在那裏增添飯店了。”

“嗯。我今天下午想了想,也就竹林和仙桃林這兩個地方的景色能夠跟建築融合在一起。”胡曉雯說。

“我聽黃哲說,村裏的旅遊公司打算下一步開發竹林。”霍紅霞說,“這樣會不會跟他們衝突了?”

“黃哲他們的打算是在竹林當中開道,和在竹林的盡頭增添樓梯,山上邊修建竹製的複式建築。”胡曉雯對這個知道的很清楚,“我們要是建的話就在外邊,也用竹子作為材料,建立一個供人們休息吃飯的地方。”

霍紅霞手指頭在桌麵上點了點:“那仙桃林呢?你打算怎麼搞?”

最讓霍紅霞想不通的就是仙桃林了,那個地方畢竟是采摘園,胡曉雯打算在那裏建飯店?

胡曉雯說:“在果園裏就簡單了。現在三道彎隻有一道彎的北坡和南坡兩個地方用上了,後邊還有二道彎和三道彎。”

“這兩個地方都已經清理好了,二道灣的工人們正在栽種四百畝石榴苗,冬天最後一道彎的將栽種五百畝柿子苗。”

田桂英還沒有想到什麼,霍紅霞心算了一下說:“那你還有三百多畝地空著,就什麼都不種了?”

胡曉雯說:“不是。這三百畝地是朝向不太好位置,並且在山頂上方,坡度有點大,不利於果樹種植管理。所以,我就想要把這三百畝地地利用起來,看看能不能弄點什麼特色。”

霍紅霞說:“要是在山坡頂上的話,平整一下,修建一個建築物,登高望遠挺不錯的。”

田桂英說:“這麼說的話,在山頂修建分店新址比在竹林裏邊好。從三道彎的山頂春季正好能夠看到桃花盛開的壯觀景色,要是在竹林外邊那個地勢有點低,被群山環抱是看不到外邊的景色的。”

“林海聽濤也很不錯啊。”霍紅霞反駁道,她每年為了竹蓀要往竹林跑很多次,很喜歡那個地方,“有人還喜歡幽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