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的日期是廟會前期,從現在起有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可以練習。

毛佩屏等人作為指導是可以跟著獲得冠軍的隊伍一起去的。

比賽的時候評委由村委幹部、代表還有這幾個導師組成。

更加詳細的事情寫成告示貼在村委大院外邊的告示黑板上,一開完會被人圍了一個水泄不通。

黃哲一看這麼多人擠在一起堵在大門口,幹脆用複印機把自己手中的說明複印了好幾百分發到了村民手裏邊。這才讓大門口這場擁堵疏散了。

“曉雯你參加嗎?”田桂英擠過人群,走到胡曉雯身邊問。

“參加啊!必須參加。怎麼說咱們也是掏了讚助的錢呢!”胡曉雯轉過身抱住田桂英的胳膊,“桂英姐,你跟我一隊吧!”

田桂英欣然點頭:“好哇。我家的人全都參加,這樣加在一起就有六個人了!”

田桂英的母親現在還在她家裏住著,再加上現在在餐廳實習的侄子和她的兩個兒子,這麼一數就過半了。

胡曉雯說:“我再叫上紅霞、楚大娘一家。”

她們這隻隊伍是最好湊的,幾個領導手底下全都是人,隨便叫幾個連家人一起就滿員了。

田桂英意外的看她一眼:“隻叫桃花小築這邊的?仙桃林那邊呢?”

胡曉雯揮揮手說:“咱們這邊都是女的多,他們那邊男的多,讓他們自己組隊好了。”

廣場舞比賽的消息一出,村裏邊打麻將的人頓時少了很多。

頭兩天是混亂的組隊時間,不管滿員不滿員,人數超過十個以上就可以先練習起來,剩餘的人可以慢慢的找。

毛佩屏幾個人頭一次在桃溪村這麼引人注目,選拔出來的隊長們一個個的排著隊等候她們的指導。

還好黃哲也知道真要讓她們一個個隊伍給指導肯定忙不過來,於是直接讓報到她們名底下的隊伍合並在一起,排了時間表,讓他們輪流在打穀場上進項練習。

現在村裏沒有客人,打穀場上沒人停車,正好讓他們在這邊鍛煉。

胡曉雯他們隊選的是楊愛英。

這幾個會跳廣場舞的大媽事先都是由黃哲先考察過的,不說水平怎麼樣,起碼是能夠動作完整的一曲跳下來的。

頭一年這廣場舞比賽不過是給村民找事情做,真正想要辦成有水平的比賽,光靠這些沒有舞蹈基礎的大媽們指導是不行的。

全村的老百姓一個會跳舞的都挑不出來,目前這些大媽們的指導技能已經可以教導他們了。

楊愛英是彭英卓的母親,她沒想到來這邊伺候姑娘,還能過一把充當舞蹈老師的癮。

那天開完會,她就跑回家,讓女兒給她從網上下載歌曲。

她們這幾個指導,每個人會的都是之前學習過的,有固定的動作和樂曲。她們隻需要生搬硬套,把自己知道的都拿出來,自己會的教出去就夠了。

原本楊愛英還想讓自己家組成一隊,全家人全都上陣。要知道他們在這裏居住了多半年,絕對符合參賽的要求。

隻可惜等到一月份的時候正好是女兒的預產期,要伺候月子,誰也走不開去旅遊,家裏邊的人除了楊愛英之外就都沒去。

每天中午吃完飯,胡曉雯和隊友們彙聚到打穀場,占據一個角落,排成一個方陣,伴隨著音箱裏邊傳來的音樂,跟著站在前邊的楊愛英邊學邊跳。

他們的運氣不錯,排的是下午,有太陽的時候天氣是很暖和的,上午時段的人就要比他們要冷一些。

胡曉雯耳邊聽到楚大娘跟田桂英八卦,說是上午組的人跟黃哲去抗議了呢。

田桂英好奇的追問:“那怎麼辦?”

楚大娘說:“一個星期換一次。”

胡曉雯分神聽著,手裏邊還跟著比劃動作。

說實話,她內心覺得她們這隊就是重在參與,一點奪得冠軍的希望都沒有。

不是她自己喪氣,而是隊伍裏邊的田桂英的母親總是慢半拍,人家都做下一個動作了,她才剛做完上一個動作。

再加上他們隊裏兩個小朋友白天還需要上學,晚上回去都是由田桂英補課,一個月當中也隻有周末的時候能跟大隊人馬在一起突擊練習,怎麼看怎麼懸。

不過好在他們這隊人馬就是圖個熱鬧樂嗬,倒是勝負心態不強。

練習了兩個多小時,跳的手腳和四肢都熱乎乎,渾身微微發汗。打穀場上的人結束了這天的學習,互相告別,各自返家。

胡曉雯去桃園看了一下冷庫的改裝進度。因為是在室內施工,並沒有因為下雪停止,速度還是很快的,估計到十二月中旬就能夠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