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你們打算把西餐廳開在哪裏?”胡曉雯問道。
桃花小築的位置在村子裏比較靠東的位置,連接村北和村南的那條主路兩邊經營飯館的店鋪很多。再來就是位於福祿街上的“街角”西式簡餐店。
桃溪村的飯館經營就是呈現這樣的分布。
“還是在福祿街上吧。”關於這個霍紅霞也思考的挺多,“今後福祿街要修建一個商業中心,這裏的客流量並不會比主路那邊差。而且西餐廳和一般小飯館的定位也不同。”
胡曉雯讚同地說:“嗯,主要麵對的是村裏來的那些歐美國家的人,另外就是小資情調比較濃的白領階層。”
隨著蒙馬利特交響樂團搬遷過來,桃溪村常駐人口增加了外國譜係人員,連商品結構也開始發生了改變。
以前福祿街上賣衣服的小店賣得都是中低檔服裝,流轉速度慢,款式更是落後。現在也開始購入一些中高檔的衣帽鞋包,流轉速度變快,更是緊跟潮流都是當季度的新款。
原本隻賣花卉、蔬菜種子的小店準備了一個保鮮櫃,每隔幾天進一批鮮花,賣得還特別的快。
原本隻賣一些簡單的西式蛋糕的點心店,現在也出售烤得蓬鬆柔軟的麵包。
這變化速度,讓胡曉雯都驚歎。桃溪村的這些生意人,商業嗅覺算是徹底被鍛煉出來了。
田桂英扭頭問霍紅霞:“你有什麼中意的地方嗎?”
霍紅霞猶豫了一下,然後搖搖頭:“現在的店麵都不合適,不是結構不行,就是麵積太小。”
現在福祿街臨街的門臉,都是前邊店鋪後邊住家。每個店麵幾十平米。對於想要好好裝修一下開個西餐廳來說太小。
田桂英給她出了個主意:“這樣吧,一會兒我給你一個電話。你找這家人談談,把他家的宅基地買下來,自己蓋一個二層建築。”
霍紅霞又驚又喜:“他家宅基地在哪?”
胡曉雯也挺驚訝:“誰家的啊?怎麼想著賣宅基地呢?”
福祿街上的宅基地麵積比起長青區要小一百多平,就算是這樣,也有不少人搶著要。
前邊開了門臉,後邊住家小是小點,卻憑白多一個收入。沒誰會願意把這會下蛋的母雞給賣掉。
“趙貴他親戚家的一個小孩。”隨後田桂英又笑:“也不算是小孩了,有二十五六了。他占了趙貴的光,得到的消息早,早回來一年在福祿街路東劃分了一塊宅基地。”
福祿街路東就是靠山的那一側,路西則是農田。
“他怎麼想的?竟然會想要把那麼好的位置的宅基地給賣了。”胡曉雯不可思議的問。
田桂英說:“這人吧,分了宅基地沒起房子就回省城麵試了。現在在一家大企業工作,每個月工資上萬。找了個對象一個單位的,倆人加一塊一年二十多萬。人家這不是工資掙得多嘛,就不在乎這店麵的收入了。”
“主要是這人喜歡住樓,不喜歡住院落。說是一樓太潮濕,對關節不好。”田桂英搖搖頭,這樣挑剔的人在桃溪村是比較少見的,“還一個就是覺得每年冬天自己燒暖氣,嫌棄太麻煩。寧願住樓房交點取暖費。”
胡曉雯聽得直眨眼。
“這家人現在就盼望這人能順順利利地和現在這個對象結婚,對這塊地就不那麼在意了。他家裏邊的人意思是把宅基地賣了,買一套銀光小區的躍層。”
“其實把地基墊高,一樓一點都不潮濕。”胡曉雯說了一句。
霍紅霞擺擺手:“你管他呢,他願意賣正好!”
田桂英點頭:“你們要是想要就趕緊行動。這是昨天我媽去串門聽回來的消息,還沒有別人知道呢。”
“行!真談下來了,到時候請你吃飯。”霍紅霞說。
桃溪村裏的機會很多,就看人們能不能夠及時抓住。
就算是每天起早貪黑的環衛清潔,也能夠給一個家庭一年額外的多增加一萬多的收入。
因為村委對衛生的看重,村裏街道上的垃圾桶每天都會得到清理,很難看到有什麼不幹淨的地方。
這種環境,就讓流浪動物們沒有了去垃圾桶翻找的條件。不過好在村裏經營飯館的多,愛心人士也多,廚餘什麼的會專門喂給這些動物。
瑪瑞安收拾了餐桌,把客人吃剩下的肉醬意麵倒入一個不鏽鋼小碗裏。
她端著小碗從街角小店的側門出來,把小碗放到門口,方便村裏的流浪狗進食。
這時一陣小動物嗚嗚耶耶地聲音傳來,她抬頭看,就見一隻皮毛蓬鬆,淡黃色和雪白兩色的小狗咬著一個玩具球自顧自玩得歡樂。
“這是誰家的小狗?”瑪瑞安驚奇地低語了一聲。
這隻小狗體型不大,看起來就隻有三四個月那麼大。陽光下它淡黃的毛發被照耀得好像黃金一般璀璨,一下子讓瑪瑞安著了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