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月嶸摸脈(1 / 2)

“不可能啊,董珥今天上午就是接到姥姥病危的消息才離開的!”

“事情就是這麼巧合,董珥是今天早上來學校的,在她之後,我那位朋友趕到了醫院。我想應該是醫生給她姥姥做手術的時候,她家裏人擔心有生命危險,才說成是病危的吧。我想如果你現在打電話給董珥,她一定是很高興的!”

“這太讓人喜出望外了,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謝謝你,老魏,太感謝你了!”

司馬正毅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緊緊抱著魏金奇,“我現在就去給董珥打電話!”

司馬正毅從校長室出來後,迅速的回到班級,想盡快知道董珥的情況董珥上午接到家裏的電話時,哭喊著衝向醫院,當得知魏金奇找來好朋友來幫忙的時候,心裏的大石頭也放在了地上,一家人靜靜的守候在手術室外說來魏金奇的好朋友,就不得不提那時候的征兵。經過越南戰役以後,人民解放軍的編製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征兵變成了很有點強製的意味。有男子的人家,起初都很以家裏有當兵的為榮,慢慢的就變得膽怯政府找到自己的孩子。雖說有政策獎勵和補貼,孩子畢竟是父母的心頭肉,加上強製性的意味,總是擔心孩子的安全。那位醫生也到了該服役的年齡,當政府找到他家裏的時候,他是死活不肯,誌向不在部隊,而在醫學。所以在象征性的體檢時,他很不情願,隨便應付。雖然接受了心理訪談,他還是如故。最終,他沒有進入部隊,而是三年後去了美國,當上了醫生關於這個特別提起的醫生,背後也是有很多故事,是後來從魏金奇口中得知的,在這裏本是想不起來這件事情。既然故事說到了他,也就順勢的不得不提故事的一開始很是平淡,平的沒有一點波瀾,淡的沒有一點味道。靜下心來打發時間,慢慢的看著故事的發展,會被吸引,會引起思考,會有點舍不得這麼快結束,司馬正毅和董珥一起聆聽了這個故事。“我的這個朋友啊,有個很離奇的經曆。那是他在美國畢業以後,也是屬於實習期間。有一天,我們接到了他的電話,但不是他打來的,是他的朋友,告訴我需要去美國看望看望他,他需要見見親人,屬於祖國的朋友……”

魏金奇知道董珥會通過自己來感謝那位醫生朋友,就早早的在家裏等候。那位朋友認為這是舉手之勞,應該做的事情,不喜歡別人的感謝,也不喜歡和過多的人接觸,早早的離開了,讓魏金奇接待他們。“這件事具體的還要從他的小時候說起。小時候,他的爸爸媽媽是長時間的離開的,沒人知道為什麼。他一出生就沒見過爸爸,不知道爸爸的樣子,但周圍的人都說他很像爸爸。媽媽似乎也是為了特別的照顧他,總是在擠出時間陪伴他,他也特別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哪怕什麼也不做。在他十歲那一年,悲慘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過完年,他媽媽就開始忙碌起來,整天的不回家。媽媽又擔心他孤獨,就在元宵節時,給他買了很多的玩具,他最喜歡其中的一輛坦克。沒有過多久,他對玩具不感興趣了,他要媽媽陪他。媽媽總是說自己忙,沒有時間陪。媽媽把他送到了外婆家住,出生十年來沒有見過的外婆,他不喜歡和她待在一起,倒是外婆家的貓,一隻大黑貓,他很喜歡。”

“奇怪的是,他和貓玩的時候,總是待在外婆家很大的一個櫥櫃裏。所以每次外婆找不到貓和他的時候,隻要打開櫥櫃,他們一定在裏麵,基本都是在一起睡覺。媽媽來外婆家的次數很少,而自己去學校的時間也很少,學校好像也很不在意,任由他自由一樣。據他自己回憶說,那是在十一歲生日的時候,媽媽突然來到了外婆家,不顧外婆的反對,強行把自己帶走了,連玩具都沒來得及拿。上了車以後,媽媽什麼話也沒有說,隻是開著車。由於一年的時間沒有見到了媽媽,他不在乎媽媽要把自己帶到哪裏去。記憶中,媽媽是沒日沒夜的開車,吃和睡全都在車裏,像是在追趕什麼,很是著急。不知開了多久,穿過了叢林,穿過了建築,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車子在四周全是高大樹木、一幢單體式兩層樓房前停下。從房子裏出來了一個看上去很蒼老的人,媽媽讓他喊爸爸,他卻隻是呆呆地望著那個人和媽媽哭泣著擁抱,什麼話也沒說。”

“中午吃過飯以後,開去的車子被隱藏了起來,那個人,也就是他爸爸,和媽媽在臥室裏說著什麼,隻聽到了媽媽很無力的哭聲。媽媽哭了很久,最後來到他的身邊,讓他在一個比外婆家的櫥櫃還大的櫃子裏玩。他很聽話,本想讓媽媽陪著。媽媽安慰他後,鎖上了櫃子的門,就離開了。那是他最後一次見到媽媽,和媽媽最後說的一句話是‘媽媽,這櫃子太暗,我怕’,媽媽的最後一句話卻是‘媽媽在上麵看著你,別怕!’。想想這句話,卻是他媽媽說的最真的一句話,而我都不知道我的媽媽說的哪句話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