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父親好好愛過的女孩,則是天生的亡命之徒,即便金尊玉貴,內心依舊一無所有。她沒有體會被愛的溫柔,不懂得被愛的好,人生裏更為重大的主題是背叛,她直奔那主題而去,沒有時間也沒有經驗去精挑細選。她一意孤行、卻也是別無選擇地,將自己的人生,變成了一場不幸的馬太效應(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來自微博)
有人曾經這般地評價過王寶釧拋繡球招親,嫁給一個乞丐,苦守寒窯十八年,被封皇後十八天,然後一命嗚呼的故事。
張愛玲也曾經這樣說過,“薛平貴致力於他的事業十八年,泰然地將他的夫人擱在寒窯裏像冰箱裏的一尾魚。有這麼一天,他突然不放心起來,星夜趕回家去。她的一生的最美好的年光已經被貧窮與一個社會叛徒的寂寞給作踐完了,然而他以為團圓的快樂足夠抵償了以前的一切。”
至於王寶釧的死因,也是諸多的猜測,並沒有定論。不過如下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王寶釧的死因了。
一.思念雙親,負疚而死。
想那寶釧是一個多麼孝順的女兒,為了薛平貴,她毅然離家,二十來年不見父母,更不能侍奉年邁的雙親,這種痛楚,一定一直折磨著她;
二.相思成災,抑鬱而死。
想她和薛平貴一見鍾情,兩情相悅,新婚不久即遭受生離死別。其間又驚聞薛平貴戰死,定是心如死灰,在有生的日子裏生不如死。
三.生活困頓,積勞成疾。
十八年苦守寒窯,一個養尊處優的大家閨秀,如何生存?想來寶釧定是受盡磨難。十八年的困苦,令紅顏憔悴,身心俱損,也許早就得了慢性病了。
四.富貴當頭,大喜而死。
王寶釧過了那麼多年的苦日子,終於等到了夫婿歸家,而且一下子從社會最底層搖身一變成了當朝國母,想來脆弱的心髒承受不了這巨大的喜悅,貧瘠已久的身體承受不了突如其來的大富大貴,所以一命歸西。要真是這樣,她也算是含笑九泉了。
五.宮廷鬥爭,死於謀殺。
這是最不敢想的結局。所謂“最是無情帝王家”,那代戰公主生在帝王之家,又是個能征善戰的主兒,殺伐決斷定的本領定高出單純而憂苦一生的寶釧一籌。寶釧這樣一個鄉下女人與她平起平坐,不僅要跟她搶男人,還要和她搶權利,這無異於是自尋死路。(來自百度)
這樣的故事顯然就是個大寫的杯具。
都說王寶釧的叛逆是因為父親的□□,父親的蠻橫,不講理,可是難道王允就真的不愛自己的女兒嗎?
卻也是無人知曉了。
當朝宰相王允,有三女並無男丁,長女名寶金,許配兵部侍郎蘇龍為妻;次女寶銀,嫁給了驃騎大將軍魏虎;三女兒寶釧,才貌出眾,王允夫婦自然是想要為小女兒尋得得意郎君。
可惜的是,王寶釧是個極為挑剔之人,所以不管是什麼樣的人物,她都看不上。
不管是新科狀元還是朝中重臣之子,反正對於那些高粱紈絝亦或者是貧寒上進之人,她都是一個也沒有看上便是了。
王寶釧一直拖到了拖不下去的年紀了,這才決定要成親了。
可是對於父親選中的金科狀元她卻是一百個都看不上。
所以擁有一顆少女心的王寶釧想了一個好辦法,得,幹脆拋繡球招親吧!
當朝相爺之女,家中受寵的小妹,被人各種疼寵,就是醬紫任性。
王允是當朝相爺,女兒要比武招親,自然會有一番準備的,那些窮醜矮都不在範圍之內,有了王相爺的出手,周圍的防護自然也是穩固至極,所以最後不管誰雀屏中選,王相爺都不會覺得擔心,有些什麼問題。
再者說了,有自己撐腰,自己的閨女也不會受了委屈就是了。
可是王允萬萬想不到的是,自己有個坑爹拆台的女兒!
王寶釧私會外男不說,為了嫁給這個乞丐,還拆自家爹的後台,簡直無所不用其極。
所以王允這個當朝宰相就成了笑話了。
可是因為薛平貴的那張令人□□的臉,所以王寶釧為了一個男人,和自家爹三擊掌,然後淨身出戶,跟著那個窮鬼住進了武家坡的窯洞。
薛平貴就是個一無所有,父母不詳的乞丐,又如何能負擔千金小姐的生活呢?
不過因為有嶽母陳氏三不五時地周濟,所以兩人才能維持得了自己的生活。後來陳氏也因此得了女婿的報恩,被封為太後,隻讓人覺得是另一種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