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釧是嫡女,總不能沒個什麼名目就直接讓她去家廟苦修吧,這不僅世人會詬病,而且隻怕是王氏宗族也是說不通的。
是以總要找個能說的過去的正當理由來堵住世人的嘴巴才行呢。
當然,這種事情麼,隻要表麵上能說的過去就成了,誰也不會沒有眼色地跑來王允這裏來質疑,來追問真相的是不是?
所以王允一點兒也不操心就是了。
府中修建小佛堂的事情自然是瞞不過當家主母陳氏的,老爺竟是要來真的了?
雖然早就知道老爺在這個家中從來都是說一不二的,可是真正地麵對時,陳氏還是有些怔愣的。
她急忙地打發人去看看三女兒,也不知道她是否知道這事兒,再就是打發了人在府門口等著,一旦老爺下朝家來,就請他進內宅,自己有要事相商。
王允在禦書房和皇帝剛剛決定了幾件關於國計民生,關於如何強兵練兵的計劃,心情自然是大好。
不過要實施這些,困難也是不少,這麼大的國家,自然是不缺錢的,民間有錢的主兒多了去了。
可真正的問題是,手頭上沒有人用,朝臣凋敝,將領年邁,續不上茬兒,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好在有了這麼一屆的新科進士們可以訓練,好生地調、教一番,惱不得真的能有幾個可用之才,便是老天保佑了。
至於將領麼,皇帝和王允也是製定了一個計劃,打算從民間征召能人,這軍中自來就是窮人出頭的捷徑,所以相信一旦有了皇帝的招賢榜,會有許多的能耐人蜂擁而出的。
當然,那位豬腳大人一定會出現的,他想要出人頭地簡直想瘋了!而且王允一點兒也不會限製他的發展,矚目點兒,再矚目點兒,然後背叛了大唐,成為了英雄救美,成為了別人家的駙馬之後,他再有什麼皇室的血脈,甚至就是因為這份兒皇室血脈,隻怕就成為了催命符了。
要知道,皇帝已經在和宗室商量著過繼事宜了。
這適齡的人選真心是有好幾位,不過最後選誰,卻是皇帝自己的事兒,老狐狸的王允決計是不會插手這種繼承人的事兒呢,沒得給自己找死,是不是?
所以日後果真薛平貴如果爆出了有皇家血脈,看他又是異族駙馬,誰會相信他沒有野心,誰會相信他心中不是謀劃著些什麼,否則的話,為啥要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再者說了,大唐皇室的臉麵又要往哪兒擱呢?
王允竟是十分期待著薛平貴的出頭了。
商量好了這些事情之後,皇帝和王允都是心情大好,他對於王允盡管倚重,可也是一位帝王,有帝王的多疑性子,可是如今的王允卻正好是皇帝最為喜歡的那類臣子,忠心能幹又不多事兒,唐懿宗覺得自己名垂青史,千古明君的期待說不定可以成真了。
所以他對於王允也是越來越滿意,隻怕是有一口吃食,一包好茶也會記得賞給他點兒。
王允雖然心中嫌棄皇帝小氣,好茶葉這種東西為啥不給個十斤八斤的,這麼二三兩喝完了自己可該找誰要去?
嘴一旦養叼了可是不容易改過來呢。
不夠心中腹誹歸腹誹,王允還是歡天喜地地帶著皇帝賞給他的那點子茶葉回府去了。
在府門口聽說夫人有請,有要事相商時,王允也隻能歉意地讓狀元等人先自行去了書房等自己片刻,他去更衣,片刻就來。
眾人自然是連忙道沒關係,不著急。
王夫人陳氏是個賢淑的婦人,賢名他們也是早有了解的,所以隻怕夫人是有緊急事情,所以才會做出了這樣的舉動。
王允卻是不緊不慢地去換了衣服之後,這才慢悠悠地去見了早已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的陳氏。
陳氏在看到王允的按一顆,雙眼頓時一亮,似乎是救星來了。
“老爺,您可算是回來了,這府裏的小佛堂,可是,可是……”最後那幾個字她真心是說不出來,隻怕自己的小閨女明天就要去吃苦受難了。
“嗯,夫人別著急,不過是嚇唬嚇唬寶釧,總不能讓她繼續這麼無法無天,無所顧忌下去,是不是?至於小佛堂,對外就說是夫人要用,至於平時麼,讓寶釧住進去,一切待遇如同家廟,也讓她吃點苦,受點兒教訓,日後知道了好歹就安排她出嫁,咱們一輩子的心也算是放下了,是不是?”
王允麵對陳氏時,詳細地解釋道,也說出了自己的真是意圖,畢竟男主外,女主內,這涉及內宅,著實地不好繞過了陳氏,反倒不如將她說服,讓她和自己統一戰線,這樣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