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簡單,那是因為他除了上網給誇自己的人頂貼、罵自己的人拆台這個愛好之外,還另有一個高大上了許多的新愛好。
那就是做慈善。
做慈善,對公眾人物來說,實際上是一件名利雙收,又很刷時髦值的事。但郝英俊所謂的做慈善,那就真的是結結實實的做,與作秀沒有一點關係。
哦,當然,他還不是匿名、不是在暗搓搓的到處捐款捐物。做了好事不留名還有什麼意思啊?你看連孔子都說了,你自己搞得思想覺悟這麼高,光付出不要回報的,倒是顯得高尚了,但實際上對可持續發展是不利的,因為大眾都是普通人,大家付出了啥其實都是想有個回報的,結果你講道德標準定那麼高,別人跟你學做好事兒吧,不劃算,最後隻能幹脆不做了……
原話當然不是這麼說的,但大概其就是這麼個意思。
郝英俊現如今也算是文藝工作者了,藝術家,有文化。所以孔子孟子啥啥子的著作都讀了一肚子,囫圇吞棗的,搞了個似懂非懂,但已經頗覺得自己更有內涵更有檔次了呢。
反正有聖賢的教導,郝英俊堅決貫徹做好事兒就要留名的政策,大手筆的在他覺得合適的一百個地區,先期工程建了一百所非常實用的希望工程,還分別製定了教師工資福利標準,因為足夠富有誠意,教師名額很快就招滿了,很快,就可以招收學生入學了!
他拍片的百忙之中還去了幾處剪了彩,簡直高調的不能更高調了,那嘚瑟的小模樣啊!他還為這些希望工程建立了一個功能非常強大的專用財務信息公開網站,裏麵一筆一筆的收支明細,歡迎社會各界監督啥的,簡直未雨綢繆,毫無漏洞啊!
換來幾塊政府授予的錦旗、牌匾啥的,都給他收起來放到榮譽庫中了(……)。
接下來,他還有許多類似修橋鋪路的二期計劃呢!所以,錢雖然很多,但並不怎麼經花。要長久的維持自己的這個‘愛好’,他得更加用心的賺錢啊!不過這樣也有好處,比如,拍電影啥的不就更有動力了?
當然,郝英俊有什麼事兒能不拉著樊樊一起做呢?而事實上,‘慈善’這事兒可不是郝英俊第一個想到的,首倡的是蒂凡尼,樊芷蘭當時是覺得主意不錯,然後拉著郝英俊一起幹,畢竟在財務細分、遠距離監督上,郝英俊實在有太多的優勢——然後接下來就是一發而不可收拾了,樊芷蘭和郝英俊一樣,也有些做慈善上癮呢!
看到那些貧苦地區的人在他們的幫助下露出笑臉,真是再美好不過的事情了……意外之喜是,這讓樊芷蘭的心境更加圓融通透,可想而知的是,對以後必然要度過的心魔劫會有極大的好處呢!
話說蒂凡尼,一開始之所以建議樊樊做慈善,是存著比較功利的想法,就是想著以做慈善的方式,來邀名邀利啥的。結果可倒好,那兩個全部上了癮……他本來還是有些不以為然的,因為在他的世界裏,從來都是弱肉強食,不存在憐憫的,可被樊樊拉去了幾次,親眼目睹了一些場景,然後再聽樊樊在那裏絮絮叨叨啥的,竟也受到了觸動,一身的戾氣開始有了消融的跡象……
因為這些東西都會在修行上有一個直接且真實的反饋,蒂凡尼慢慢體味著,開始第一次琢磨自己的產業轉型問題了。畢竟,這世上有幾個行當最造孽,雞.頭、蛇頭、販.毒等等其實還是第二梯隊的,最造孽的無過於軍火了。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可以說,間接死在軍火商手上的人命,說出來簡直可以嚇死人。
若沒有修仙,憑蒂凡尼那神鬼不懼的性子,作孽就作孽,活著已經是地獄了,就算死後真的還有地獄這回事,他也不怵!再說了,究竟有沒有地獄,還在兩可之間呢!
一味瞻前顧後,什麼事兒也別想幹成了,所以蒂凡尼做軍火生意做得心安理得。
可是如今他修真了,且再不是以前那樣孤獨一生的死樣,若他作孽太多,戾氣太重,以後勢必心劫難度,這樣豈不是要留下樊芷蘭一個人了?他一想到自己若是死了,樊樊要麼忘了他重找一個,要麼傷心的獨自孤老……無論哪種情形,他都覺得心酸難抑……
所以電影一拍完,他就忙著搞定產業轉型的事兒了。
不過好歹,電影上映的日子,這兩個人還是趕了回來,去走首映的紅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