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時間,郝英俊也在徜徉在網絡世界裏,看三部大片的影評。
其實,因為所謂的特效部就是他主導的,所以在電影未上映之前,他就已經先睹為快了。不光他先睹為快,連樊樊,再有蒂凡尼,也一起先睹為快了。
他不會在特效上坑人,反正大家真刀真槍得來嘛,贏也要贏的光明磊落,免得人家上映撲街,還要怪他的特效部有所保留。就是要一次讓他們痛,讓他們根本找不到可以推諉的理由!
#誰來告訴我,的主題是什麼?為什麼我隻看到了從頭到尾的裝逼!故弄玄虛到這種程度也真是夠了……尤其是結尾,為了留一個續集的引子,竟然就斷在那麼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好吧,我承認,還是有優點的——一是大牌明星夠多,排場簡直奢華,連個掃地丫頭都是二線。二是風景拍的還挺美,據說是去敦煌取的景,所以還是有誠意的……但,它明明可以做得更好的!#
#至於,我們國內沒人了嗎請問?幹嘛要去請膏藥國的造型師!那種藝妓一樣的妝容真是夠了!明明拍的是大中華的神話故事好嗎!而且救命,男主角那是什麼見鬼的造型!一個是油頭粉麵的小白臉,一個是胡子邋遢的滄桑大叔……然後又是三角戀四角戀多角戀,是不是不潑狗血編劇都詞窮了?那你好歹搞點俊男靚女給我們看啊拜托!#
雖然評論多是以吐槽為主,但許多觀眾也都承認,這三部片以過往的水準來看,其實已經是有進步了。國內的導演不擅長弄大格局,但一些小細節還是處理的不錯的。尤其值得讚賞的是,電影裏的風景實在令人迷醉,真實的取景外加後期處理的效果,每一幀圖片截下來都可以用做桌麵……
所以,按理說,這三部片子都拍的還算可以,絕對不能直接歸為爛片。
但凡事最怕對比,郝英俊把他們給坑了。
什麼是成功的商業大片?
格局要夠大,場麵要夠勁爆,情節要夠燃,節奏要夠快,畫麵要夠富有衝擊力,然後人物造型要夠酷,主角配角要夠有魅力……
這三部片子,都完成了其中幾項,但在郝英俊的四連彈之後,觀眾的口味都被養刁了,隻完成了幾項?那就說明不夠好!
玩文藝的導演一般都看不上商業大片,但事實是,真正成功的商業大片可不是誰都能拍好的。
郝英俊相比他們,擁有的優勢有哪些?
首先,作為一個‘見多識廣’的智能生命,他格局夠大。然後還可以根據‘科學依據’,來分析觀眾們的興奮點,以之調節電影的節奏、場麵、劇情。順便,在造型上,他和樊樊兩個人加起來,幾乎就是無敵了。他們從不惡搞,沒有沾染所謂娛樂圈中約定俗成的惡習。做出來的造型簡直就是業界良心,好看又有質感。然後他的片子裏,才真正稱得上是男帥女靚,簡直就是顏控們夢寐以求的天堂!
也許唯一稱得上是缺點的,就是作為一個智能生命,他對感情的認知比較膚淺。但揚長避短,這方麵不擅長那就模糊過去,有了前麵的那些優點之後,區區感情問題,就沒多少人會在意了。事實上,看了郝英俊的四部電影,還真有不少人根本沒有意識到他在這方麵存在短板。
因為郝英俊的資曆問題,許多國內的大導演是對他存在偏見的。
主要證據就是,他們中很大一部分人,甚至都從來沒有去電影院,完整的看完他拍攝的任何一部電影。
都是用的私人放映機,暗搓搓的看上幾小段,心中琢磨著,也沒啥啊!時,估計就是占了造型和新技術的光,純粹是惡意賣腐,劇情也十分普通嘛!至於,觀眾們眼睛是瞎了嗎?那種紀錄片一樣的東西也能火?那也叫電影?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在偏見下,同行們真的很難看到郝英俊的難得之處,他們大都覺得郝英俊的成功九成是因為特效牛逼,那麼一旦自己的電影特效跟上去,分分鍾就將他拽下神壇。
但三部大片轟轟烈烈的宣傳了一個星期,又是綜藝又是訪談又是請網絡水軍的,票房倒是的確很好看,三者幾乎持平,整體票房數據出現了井噴,順利的將拉下馬,且超了一大截。但口碑上卻被人家壓得死死的,尤其讓人氣憤的是,票房壓製隻持續了一周的時間,到了第三周,突然逆襲了,又重新取得了周票房冠軍……
正麵對抗被坑了個灰頭土臉,導演們也不再矜持了,帶好口罩墨鏡,買了票,去電影院看看究竟是部什麼樣的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