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反思(1 / 2)

本朝皇陵選在距東京二百裏外的鞏縣。要趕在忌日當天祭祀,自然須得提前從京城出發,而以禦駕的速度,起碼需要七日才能到,加上宋禎在祭祀之前還打算齋戒,他們便提前十日就從皇城啟程了。

梁汾十分乖覺,出發後就安排林木蘭到華蓋玉輅中與自己一同服侍宋禎。可憐林木蘭連禦駕出行的浩蕩場麵都沒看到,就上了玉輅,全副精神都放在了官家身上。

宋禎雖然在旅途,該處置的國事也不能放下,不一會兒就把幾位隨行大臣叫來商議國事,林木蘭時刻注意著添茶倒水,一直忙到午間,連午膳都是她服侍的。

用過膳,宋禎下車去散了散,林木蘭趁空吃了飯,剛收拾好了,宋禎已經回來準備午睡。林木蘭守在旁邊打扇,等他睡醒起來,禦駕再次出發,到天黑之前駐紮,林木蘭才能退下去休息。

路上行了八天,林木蘭天天都是這樣忙碌,等到鞏縣行宮,官家齋戒沐浴,不要人在跟前服侍,她才得以徹底休息。

沉沉睡了一覺起來,雖然困倦減了,渾身卻覺酸疼難受,她懶懶的不欲動彈,就這樣在屋子裏關了兩天,才覺得有了精神,想走出去瞧瞧。

這一日正是明烈皇後忌日,官家一早就去了陵寢,留在行宮的,除了林木蘭,隻有另一個宮人黎萃蘅。黎萃蘅比林木蘭小一歲,在禦前服侍已經有五年,她的名字也是官家給取的,但她為人卻不似丁木槿那般輕浮張揚,平常不聲不響的,跟林木蘭的關係也平淡。

所以林木蘭並沒有去找她,而是自己在行宮裏走了走。她發現這裏雖精致華美不比大內,卻寬闊疏朗,草木也生長的比大內自由伸展,登上假山深吸口氣,竟覺得從未有過的自在放鬆。

這是林木蘭第一次意識到,大內實則是壓抑的。她們這些宮中女子,雖然生活在天下人仰望的所在,卻一直繃緊了自己,小心翼翼的活著,連大聲呼吸都不敢,也隻有到了這樣闊朗的所在,才能真正的從胸臆之間呼出一口長氣。

不期然的,林木蘭想起了官家教她寫的那句詩: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原來從高處往下望,是這樣的感覺,腳下的假山尚無一人高,卻已經讓林木蘭感受到了居高臨下的暢快,好像眼界陡然放大,原先被眼前院牆遮住的一切,都一覽無遺的展現在眼底。

林木蘭著了迷,幹脆在假山上坐下來,望著目光能及的最遠處,想著若能出去走一走,可有多好。

卻也隻能想想而已,天將傍晚時,幾片烏雲倏忽而來,降下一陣急雨,幸虧林木蘭見機快,先躲回了屋子裏,才沒有被淋到。

而從陵寢返回的宋禎等人,卻不巧的被這陣雨淋著。宋禎還好,人在車內,自然無事,底下跟著的內侍親衛等卻都淋的半濕。

連為宋禎打傘的梁汾都淋濕了半邊身子,留守的林木蘭和黎萃蘅忙迎上來伺候,先服侍宋禎去更衣,又投了手巾給他擦手擦臉,接著送上熱茶。

到此時,梁汾等人也換好了衣裳回來伺候,先上前詢問是否要傳膳。

“傳吧。”宋禎點點頭,自己往榻上一歪,眼睛透過窗子看向外麵的雨幕。

林木蘭偷偷瞧著,官家麵色如常,並沒有因為去祭奠明烈皇後而多了陰鬱之色,心內略寬,踏實的幫忙擺膳。

宋禎看著擺的滿滿的菜色,卻並不是很有食欲,略吃了小半碗飯,就不想吃了,吩咐撤下去。梁汾有心想勸,看看他的臉色,又咽下了到嘴邊的話,自己出門吩咐傳話,讓跟來的禦廚準備幾個精致小菜,再在爐上熱著粥,以備官家待會餓了吃用。

臨去吃飯之前,梁汾叫了林木蘭過來,叮囑她仔細服侍,還說:“陪官家說說話兒。”

林木蘭現在已經學會怎麼應對他了,答應的爽快,至於照不照做,她可不想自己找死,今日是明烈皇後的忌日,她自己且還心裏發毛,官家那裏更不知怎麼樣呢!

於是她應完就回去角落裏站著,偶爾抬抬眼看看發呆的官家,卻自始至終一聲兒不出。

宋禎看著窗外的雨,心裏想的卻是從小到大,他和向穎之間的點點滴滴。自從向穎自盡以後,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回想過,那時候隻要想起“向穎”這兩個字,他都痛苦的無法自拔,自然也不願意回憶從前。本以為這麼久不曾回憶,那些事情都早已忘了的,可誰知,現在想來竟還曆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