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風物誌?
何老先生一怔,突的笑了。
“遊記,風物誌這類書籍,常被不慕名利的文人墨客所鍾愛。”
“你這個小丫頭,看不出來,竟也喜好這口。”
“莫不是也想學那文人墨客,遊山遊水,最後再找個世外桃源隱居下來。”
何老先生本是玩笑之語,哪想,宋青苑倒是認真的點了點頭。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若是真能寄情於山水之間,過著悠閑的生活,倒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想不到,你小小年紀就有此明悟!”
何老先生背過手,走到一處書架前,一邊翻找著一邊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紅塵喧囂,功名利祿,自古以來,又有多少人能夠看破。”
“這些在名利場上角逐之人,竟不如你這個小女娃看得透徹。”
“來,這本你看看如何?”
何老先生從架子上抽出一本書,放到宋青苑麵前。
邊疆風語錄?
宋青苑翻開,快速一掃,詢問道,“這可是寫邊關風俗民情的書籍?”
“正是!”何老先生點頭。
“小丫頭看看,老夫找到這本,可合你的意?”
“請老先生稍等片刻。”
宋青苑說著,拿起書,在一旁找個座位,坐下翻看起來。
這邊,何老先生又迅速抽出幾本,一起放到宋青苑麵前。
“慢慢兒看,我們書齋別的沒有,就是書多。”
“確實很多!”宋青苑抬頭,四處掃過。
心裏估摸著,這裏書籍的數量,比聚友軒還多,不愧是京中最大的書齋。
“阿四!給這小丫頭倒杯茶。”
何老先生吩咐完夥計,便去了大郎,三郎身邊。
此時,兩人也在找書,找的多是與科舉相關的書籍。
乍一看到何老先生看過來的目光,三郎抬頭一笑。
輕聲道,“老先生,我們哥倆都是俗人,還想著科舉高中,光宗耀祖。”
“那寄情於山水的事,暫時是沒法做了。”
“哎!”何老先生低低一歎。
沉聲道,“你小子可知,功名利祿,榮華富貴,全是過眼雲煙。”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到最後,還不是要化作一堆枯骨。”
“爭?有什麼可爭的!”
何老先生搖搖頭,頗有一番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淒涼感。
聞言,大郎,三郎不說話,無奈的對視,相對苦笑。
似是已經習慣老者的言論,恐怕這番話,他們已經聽過不下數遍。
到是宋青苑聽了,放下手中的書,揚聲道,“老先生此言差矣!”
“我兩位兄長正值壯年,朝氣蓬勃,正該在這大好年華之際,拚搏奮鬥,為朝廷,為百姓鞠躬盡瘁。”
“待功成名就,人卻年老之時,在隱退於山水之間,如此才不留遺憾。”
宋青苑想著,年輕人就該有年輕人的銳氣,拚搏向上,奮力進取。
飲茶,下棋,打太極,修身養性的生活,那是老年人才做的。
聽罷,何老先生蹙眉,半響才道,“你這小女娃,說的倒也……”
“喬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