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坐在龍案前,看著手裏的折子,笑了笑。

旁邊的老太監說道:“皇上今日大悅,難道是遇見有趣的事情了?”

“這折子上寫了甄府二姑爺的事情。”皇帝說道:“你知道他們的和離有多少人推波助瀾嗎?”

老太監搖搖頭,表示不明白。

“湯家,蘇家,甄家,連鏡國公都摻合進來了。哦,對了,還有蔣家。”皇帝放下折子。“這甄家的姑娘還真是魅力不凡啊!”

“那皇上的意思是……”老太監說道:“這甄府二姑娘實在可憐。皇上也有憐香惜玉之心。莫不是也想推一推?”

“老東西,知道得太多了。”皇帝沒好氣地說完,拿起旁邊的空白黃帛,落下兩個字:聖旨。

聖旨下。甄家二姑娘的麵子便大了。此時誰也不敢說蘇侯不在京,蘇家就任人捏扁。誰都看得出來這是皇上給蘇家麵子呢!

甄家隻是商家。就算在商業上有貢獻,也沒到讓皇帝另眼相看的地步。說到底還是蘇家這個姻親在皇帝那裏有重量,才會有這樣的殊榮。而男方那邊僵持了那麼久,原以為甄家鬧幾下,得了點便宜,此事便過了。不曾想,這件事情連皇帝都驚動了。

和離了。

甄青雨帶著嫁妝回了甄家。

不僅如此,甄府的二老爺還得了個官職。雖說隻是從五品,但是也算是正式邁進官場。

從商道轉到官道,那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要是還看不出皇帝的意思,那京城的百姓也太傻了。

“說起來甄家這次還真是因禍得福。甄二姑娘就算退親了,以皇上的態度,也沒人能說甄家的不是。”

“要我說,甄家二姑娘是皇上禦賜的和離。這個時候要是有人迎娶她,那不是得了皇上的賞識嗎?我瞧著上門提親的人不少呢!”

“女人從來就不缺。隻要得了賞識,納幾房美室在後院裏,嫡妻是不是殘花敗柳有什麼關係?”

經過的人說著這件事情,沒有留意經過的那輛馬車正巧就是甄府的馬車。

“姐,你別把那些人的話放在心上。他們就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甄雪蓮擔憂地看著旁邊的甄青雨。

甄青雨淡淡地笑了笑:“我看上去像是那麼傻的人嗎?他們是我的什麼人?要是隨便誰說幾句話我都生氣的話,隻怕早就氣死了。”

“你不生氣就好。”甄雪蓮說道:“我們和玉兒她們約好了一起去拜佛的。那佛寺最後來了一位素齋做得極好的師傅,今天我們有口福了。”

“你這個饞貓。馬上就要嫁人了。怎麼還是這樣饞?”甄青雨說道:“隻有一個月。湯家真是心急。也不知道你的運氣怎麼樣。”

“經曆你這樣的事情,我哪敢對未來的丈夫抱有什麼幻想?隻求他不打我,不餓著我,其他的便隨意吧!”甄雪蓮輕歎。“不過你的事情已經讓那家人吃虧了。湯家要是夠聰明,應該不會再做這樣的事情。所以我想我應該還不至於太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