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楚兄弟也別一口一個世子的,我記得我比你虛長兩歲,你就洪文一樣叫我名字吧。”
世子這般平易近人,倒讓楚心仁對其印象大好,多加讚賞之意。
當晚,世子在府上設宴,也就他們四人參加。三個少年年歲相若,黃致遠從小在帝王之家,耳濡目染,倒是文韜武略;滕洪文武將世家,談及治軍之道也是頗有見地;楚心仁六年苦讀,涉獵群書,加之思維敏捷,善於應變反思,往往也有驚人之舉。三人從天下縱橫談到平民蒼生,從治國方略談到治軍智謀,不少見地都是不謀而合。特別對於眼前天南國對於北邊的天龍帝國的從屬地位,皆有不滿情緒。酒過三巡,三人更加惺惺相惜,黃致遠對於楚心仁的印象也是大為改觀,先前認為楚心仁雖然讀過幾年書,不過是江湖氣息,可談天之後,發覺楚心仁心中竟是自有天地,往往關鍵之時一語中的,見解深刻,絕不似一般草莽之夫。
談到高興之處,黃致遠興起拉著兩人,竟然提出結拜之意。三人意氣相投,也不論這身份之別,當下焚香燃燭,三扣天地,結為異性兄弟。三人互報年歲,黃致遠十六為兄長,滕洪文十五,楚心仁剛過十四,排行二三。此時已是昏昏欲睡的黃致雅見狀,忽的也來了精神,吵嚷著也要結拜。黃致遠苦笑之極,好說歹說對這妹子實在是無能為力,擺不出嚴兄的架勢,隻能依著她的性子。哪知黃致雅還不領情,隻叫著與滕洪文和楚心仁結拜,還振振有詞道和親哥哥哪有什麼結拜之理,惹得眾人捧腹不已。
皓月當空,歡笑之聲盤旋世子府邸,久久回蕩……
春去秋來,楚心仁來王宮已有三個多月。這些時日,那童老先生先生早已經看不到楚心仁的身影,後來知道楚心仁每日與世子一起,倒也不敢去抓人了。楚心仁索性搬到世子府內,三兄弟日夜把酒言歡,談古論今,倒也逍遙自在。隻是每當看到兩人切磋之時,心頭還是不覺有些難受。黃致雅對楚心仁也不知是不是依舊一副好奇心重,還是楚心仁眉清目秀與那五大三粗的滕洪文判若兩人,總覺得與其親近一些,總是纏著楚心仁玩鬧個不停。
這一日,黃致遠顯得格外興奮。楚心仁一問,才知道每年秋季之時,這當朝世子還得進深山靜修。按常理論,這世子進山靜修,無非圖個空山幽靜、遠離煩囂、自由自在,不過這番進修倒不是隻在此處,因為空山之中還有高人。這高人倒不是武功卓絕、修為精湛,卻是天縱奇才、鬼謀迭出之輩。是以與天南王室淵源頗深,每年都會用三個月對王室儲君指點一二。當然,世外高人都有一些特別之處,這人其他倒是沒什麼,隻是這脾氣古怪了些。至於怎麼古怪,黃致遠詭異一笑,讓楚心仁自己去體會便知。
楚心仁到不曾想到黃致遠會帶他一同前往,想來一人在宮中也無所事事,那老皇爺這一閉關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出來,也就欣然前往。滕洪文對兵法奇陣也是頗有興趣,也隨同一起。黃致雅吵鬧了半天,無奈黃致遠可不敢冒著得罪那兩位高人的忌諱,帶著這吵鬧的丫頭惹是生非,硬是馬下臉色,嚴詞拒絕。惹得黃致雅一張臭臉,哭鬧起來,哄了半天也沒效果。最後還是楚心仁答應給她抓隻七彩羽雉,才勉強擺平。黃致遠一聲歎息,直嘲道十幾年的兄妹之情還當不到楚心仁三個月的結拜之意,真是女大留不住了。話中酸味盡顯,聽者卻更覺多了一種曖昧。
路上,黃致遠問楚心仁何以以一直七彩羽雉就擺平這刁蠻丫頭。楚心仁老實答道,隻是前些日子黃致雅突然想起要養一隻而已。黃致遠若有所悟,訕笑到:“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聽的楚心仁心頭直覺別扭。
一入深山,便是另一番勝景。此刻初秋之際,清泉鳴澗、落英繽紛,霜風初起,楓林漸染黃碧。此山坐落天南與天龍交界,也沒個名號,隻是山頂一處月湖倒是風景秀麗。
來到湖邊,隻見湖中雜間白蘋紅蓼,掩映水際;蘆葦中鴻雁群集,嘹嚦幹雲,哀聲動人。一座茅屋在岸邊建起,秋風過處,幹草吹落,竟有些落魄之相。還未待走近,卻聽的屋內傳來陣陣大笑之聲。
主角終於開始要“棄文從武”,雖然來到有些遲,但是更令人期待。各位大大繼續砸票,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