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P檢查順利通過後,渝州批發公司質管部支援的三位老師都撤走了。質管部的工作也進入了正常軌道,按GSP的要求負責起整個公司的質量日常管理工作,由於GSP期間許多資料都是林香整理歸檔的,蕭遙給張總請示了一下,將她也留在了質管部,這樣質管部連蕭遙自己一共有了三個人,日常工作時,三個年輕人邊聊天邊工作,倒也輕鬆起來。
公司購銷存各環節裏,來支援的人將公司人員帶熟練後,也逐步撤離。公司慢慢走上了正常軌道,銷量仍在每天創著新高,公司領導層成天都忙於應付越來大的業務量和各環節人手嚴重不足的矛盾,幾乎每天都有新員工進公司。蕭遙他們也不得不隔段時間就組織新員工進行質量管理方麵的培訓和考核。
這一忙又是一個多月過去了,蕭遙按張總的意思將GSP相關人員的獎勵申請交了上去,按張總的意思,得大易集團董事長簽字同意。蕭遙一聽心都涼了,沒過幾個月這獎勵是發不下來的。
蕭遙向張總請了幾天帶薪假,想回老家看看,張總體諒他們幾個月的辛苦,大筆一揮簽了字。
第二天,第二天一早,蕭遙給父母買了些補品,踏上了回老家的汽車。
蕭遙的老家在梓州一個鄉下小鎮金雀鎮,離縣城還有兩個小時的車程,倒不是有多遠,而主要是路況不好,汽車提不起速度。那裏全是深丘陵地貌,雖不象山區那樣兩山夾一溝,但巨大的丘陵也是一個連一個,丘陵之間是河穀,一條條小河蜿蜒曲折地繞著一座座高大的丘陵,兩岸是衝積的平壩,一戶戶農家就坐落在平壩到半山腰間。壩子上全部種的水稻和油菜,山上則是一片片隨山勢蜿蜒的梯田,種著玉米、紅薯、小麥等,再往高處山腰以上則是茂盛的樹林,近年來長江防護林工程的實施,山上的樹林越發茂盛起來,據說消失了若幹年的兔子,獾等動物又多了起來,甚至有人稱見到過野豬。盛夏時節,從車窗望去,滿眼的綠色,雖不是山清水秀,倒也顯得安寧靜謐。
金雀鎮就在其中一座高大的丘陵的半山腰,很小的鎮子,百來戶人家,順著公路兩旁修建,每逢趕集的日子,四裏八方的鄉親就背著自家產出的雞蛋、蔬菜等沿街擺著賣,換些豬肉鹽茶之類,然後呼朋喚友趕回家裏。近幾年,年青一些的全部都結伴到沿海打工去了,老家基本上都是些老弱病殘。所以小鎮上最熱鬧的要算郵局代辦點了,因為在那裏能取到兒女打工寄回的工錢,也能約好時間守在公話旁和遠方的兒女通個電話。每天經由小鎮往返縣城的也隻有兩三趟班車,早上經過小鎮進縣城,下午再從縣城經小鎮到下一站。小鎮的人們就這樣年複一年地安閑地過著日子,外麵的世界仿佛對他們來說遙遠得無需關注。
蕭遙家就在小鎮上,以前是在離小鎮幾裏遠的河對麵半山腰,兒女都出去工作了後,父母就搬到了鎮上,用母親做裁縫掙下的錢在鎮口修了一個門麵寬的兩層小樓。在家門口下了車,蕭遙遠遠地看見母親正專心地縫著衣服,父親正在門口和鄰居聊天。
蕭遙叫了一聲爸媽,父親迎了上來,接過了他的東西。母親也抹著眼淚跟了上來,還一邊責怪他不該浪費錢買這些東西。
半年多沒見,母親的頭發也白了些,也顯老了些。蕭遙責怪她不該還繼續這麼*勞,父母隻是說反正閑著也沒事,還不習慣。一邊端出飯菜,生怕蕭遙餓著了。
第二天一大早,蕭遙醒了,舒服地睡了一個晚上,這會兒精神特別好。小鎮的居民除了學校和政府裏上班的人,大多還是做著農田。所以都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小鎮上了沒有路燈。一到深夜,整個小鎮沒有一絲亮光,沒有一絲聲音。隻有閑不住的青蛙,鳴叫著陪伴沉沉睡去的小鎮,在這樣的環境中,人睡得特別的香。
吃過早飯,蕭遙問了一下,父親說沒什麼農活,於是說一個人出去逛逛。父親在後麵說水觀音裏有個算命的,聽說很準,讓他去試試。蕭遙聽了也沒放在心上。
蕭遙信步向一裏遠外的寺廟走去。那座寺廟就叫水觀音。修在一處奇妙的地方。本來方圓幾十裏都是起伏的丘陵,但偏偏那座山從中裂開,隻剩一半筆立地矗立著,另一半則塌了下去,形成一個寬百來米的穀地和緩坡。
老一輩的人都說那是以前一隻金色的鳥從遠處飛來,在那座山上停息,後來飛走時,一腳就把山蹬塌了半邊,所以這個小鎮就叫金雀鎮。蕭遙自然是不信的,在他看來應該是很久以前的地震之類把那座山震塌了一半,但卻解釋不了為什麼獨獨那一座山塌了,而其他附近的山卻沒有一點經曆大地震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