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收購目標(1 / 2)

(正式內容已上傳,敬請欣賞!)

周一,孿生姐妹跟著蕭遙到了公司,由於這些年她們一直在國外求學,隻是放假的時候跑回來幾天,對公司的情況並不太熟,根據梅梅、蕭遙和她們商量的結果,兩姐妹先到集團公司各部門呆一周,再到下屬各公司轉轉,熟悉情況後,就到營銷公司去,正式開始上班。

******隨著明年整個醫藥體係的大變革日期的不斷*近,留給各醫藥相關企業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在金龍集團瘋狂擴張的刺激下,國內醫藥界的兼並收購風也達到了最*,幾乎每天都能從網絡和電視報紙上看到有這類消息,在醫藥流通領域,以國藥集團為為代表的國有企業和以五洲通為代表的民營企業也加快了收購步伐,國藥集團的主要目標以各地那些計劃經濟時代就存在的醫藥公司,當然通過改製,早成了私人企業,不過,畢竟還帶著濃厚的國有管理模式色彩,也承擔著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特殊藥品專供職責。五洲通則重點收購的時那些純粹的私人公司,雖然醫藥渠道不強,但OTC市場的占有能力還是不錯的。而自有網點已基本成熟的金龍醫藥有限公司,則側重於補充和完善自己網絡的薄弱區域,在這些區域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收購工作。很快,金龍醫藥、國藥集團、五洲通就將整個國內醫藥流通市場三分天下,各自組建了覆蓋全國的批發配送網絡。另外,一些有一定覆蓋能力的大中型批發公司也通過收購,形成了一定的區域覆蓋能力。雖然還有一些小規模的醫藥公司不願意被收購,或者甚至是沒人看得上眼,不願意收購,等待他們的,將是明年按新標準換證時直接吊銷證照,公司不複存在,所以,他們也就過一天算一天,爭取在這餘下的幾個月裏,把手的存貨丟出去變現,然後關門大吉。所以,雖然離明年還有一段時間,但那些專家們早早就在媒體上下了斷言,明年新政實施後,國內的醫藥流通領域將形成金龍、國藥、五洲通三足鼎立,其他一些區域醫藥公司並存,小醫藥公司全部關張的局麵,相信到那時,國內批發企業的數量將直接降到一百家左右,徹底顛覆以前賣餅的多過做餅人的搞笑局麵。

而在零售領域,收購的風潮就沒有批發領域來得那麼猛烈了,畢竟全國有13億人口,市場規模有那麼大,批發環節再怎麼快速配送,藥畢竟還得由藥店一盒一盒慢慢賣到消費者手裏去,而包括金龍集團在內,誰也沒有那個能力哪怕占領到整個零售市場的50%。除了金龍集團下屬的兩大品牌連鎖公司正不停加快布點的步伐外,國藥集團並沒有在這方麵花太多資金和精力,隻是將收購過來的那些公司的下屬門店統一改成了自己的連鎖門店而已,而五洲通認為自己純做批發已經夠了,壓根兒沒有想過進入零售領域。所以,在零售領域,形成了以金龍藥業的兩大品牌連鎖與北邊的同德堂,南邊的老君閣三大品牌在全國範圍內對峙,其他一些大中型連鎖品牌依然存在的混亂局麵。

當大家都看到滇州昆虹藥業與金龍醫藥有限公司的戰略合作顯示出良好的經濟效益後,國藥集團與五洲通不但見識到了這其中的巨大商機,更被金龍醫藥簽到三百多家生產廠全國總代理的勢頭給嚇到了,於是紛紛跟上遊生產廠展開了合作,搶了金龍醫藥公司不少客戶。當然,也有不少的生產廠,特別是一些大型生產企業集團,並不願意跟哪家流通企業綁死,采取了三家都供貨的觀望態度,對於這類客戶,李小萍除了盡量爭取,也沒有好的辦法,隻要安排人隨時盯著,不讓它們跟另外兩家物流公司簽協議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