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雖然趙大同對當地的百姓盤剝的很是厲害,但是好歹他們已經習慣了在趙大同的控製下生活,日子雖苦,但是也勉強可以活命,猛然間換了人來控製這一帶,誰也摸不清楚新來的這路強人會如何對待他們,在眾人眼中,既然是強人,肯定沒幾個好的,初來乍到的他們,肯定會按照杆子們的習慣甚至是鐵律,先在本地洗掠一番,更加變本加厲的對待當地的人,所以為了不被新來的強**害,許多人開始自發的選擇離開這裏,逃到其它地方另謀生路。
一天的時間,在東冶鎮出逃的人便絡繹不絕的出現在了出東冶鎮的道路上,前前後後一眼望去,起碼不下兩三千人之多。
正當這些人背著簡單到了極點的行禮,蹣跚走在離開東冶鎮的道路上的時候,幾條路上卻都出現了一支人馬,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肖天健在剛剛控製了當地的幾個礦點以及鐵爐之後,便得知了這樣的消息,當即便緊張了起來,他這麼費勁巴拉的跑到這裏跟趙大同、肖屠戶又是打又是殺的搶占地盤,圖的是什麼呢?難道隻是圖一點點地盤嗎?
如果沒有人在這裏種地、采礦的話,單憑他手下的那些帶來的人手,根本就不足以在此立足,說白了他們來此搶地盤,求的就是人!現在聽說當地的老百姓還有礦工們拖家帶口的想要逃離此地,肖天健頓時便著急了起來。
於是他不敢怠慢,當即將手下分派了一下,一邊前去各處道口上進行攔截,務必要好言相勸,讓這些當地百姓回家,即便是老百姓非要走,也不能動武,一邊又安排羅穎傑等軍中的書吏,立即開始書寫安民告示,前往東冶鎮一帶各鄉村以及礦點張貼,並且親自率領了二百餘名刑天軍部眾,擋在了通往陽城縣的道路上,封死了這條土路。
當那些試圖先逃往陽城縣的百姓們看到他們麵前突然間出現了這麼一支持刀握槍的人馬的時候,當即便都慌亂了起來,亂哄哄的擠在道路上,再也不敢朝前邁出半步了。
看著這些緊張兮兮的東冶鎮的百姓,肖天健微微的歎息了一聲,這世道讓老百姓實在是不好過呀,除了官府的盤剝之外,他們還要受到各種匪盜的禍害,即便是他幹掉了為禍一方的趙大同,但是老百姓們照樣不領他的情,寧可選擇背井離鄉外出逃難,也不願留在他們的家裏,可見他們這些所謂的義軍,在對抗官府的同時,也對老百姓的禍害有多麼深重了。
肖天健對跟著他的李淩風點了點頭,對於勸這些當地百姓回家的事情,他們這些帶著外地口音的人出麵肯定不如土生土長在這裏長大的李淩風要有說服力,所以這種事最好還是讓李淩風出麵比較合適。
李淩風點點頭,一提馬韁,便緩緩的來到了這一大群拖家帶口要離開這裏的百姓的人群前麵,雙手抱拳對他們大聲的說道:“諸位鄉親父老請了!請大家莫怕,在下李鷂子(李淩風給自己取的外號)這廂有禮了!”
擠在道路上的這些老百姓們驚疑不定的看著眼前過來對他們說話的這個強人,當聽到了他的口音之後,立即發現這個自稱李鷂子的人乃是他們陽城當地人士,而且似乎對他們並沒有惡意,說話也很是客氣,於是都紛紛安靜了下來,也沒人給李淩風還禮,就這麼靜靜的聽李淩風下麵要說些什麼,現在他們最擔心的就是這幫新來這裏的強人們,對他們下手劫掠,一些人趕緊將他們的子女抑或是老婆擋在了身後,生怕被這些賊人們看上,被搶去做什麼壓寨夫人。
李淩風看到眼前這數百名百姓已經開始安靜下來,於是再次抱拳說道:“敢問一下諸位鄉親父老,這是要到什麼地方去嗎?”
麵對著李淩風的問話,這些百姓們麵麵相覷,不知道如何作答,最終還是他們之中的一位老者,顫顫巍巍的走出了人群,對著李淩風深施了一禮,小心翼翼的答道:“這位好漢爺請了!俺們這些老百姓,這是要去陽城縣,還請好漢爺能高抬貴手給俺們讓開條路,放俺們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