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攻克古城鎮之後,肖天健隻命少量兵力進入鎮中進行肅清,徹底控製住全鎮,而別看古城鎮不大,卻是個商賈雲集之地,很是富庶,這一仗所獲更是讓所有人都感到驚喜,在戰後清點之中,刑天軍發現了鎮中有數處大型的貨棧,裏麵囤滿了各種各樣的物資,有糧食,有食鹽,有銅鐵,有布匹等等不一而足,數量可以說相當驚人,可見這時代雖說老百姓非常窮困,但是大明的商業卻還是相當的繁榮的,上層社會的生活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極其奢華的程度,難怪現在世道會如此之亂,老百姓們不反才怪呢!
除了鎮中的這些物資之外,刑天軍突襲古城鎮西南方向的碼頭的時候,還截下了十幾條船隻,上麵同樣也裝滿了各種貨物,這一仗可以說刑天軍是以極小的代價,卻獲得了巨大的收獲。
當古城鎮被克之後,刑天軍至此等於已經將垣曲縣東西交通給徹底攔腰掐斷,消息也很快便在當地傳開,加上周邊兩夥臨時組織起來的鄉勇,又被刑天軍一舉擊潰,頓時使得周邊鄉鎮莊堡中的人們人人自危了起來,紛紛關上了大門,作出拚死抵抗刑天軍進犯的架勢,但是至於接下來他們能不能扛住刑天軍的攻勢,這些人卻都心中沒底。
但是和富人們的惶惶不安相比起來,窮頭百姓們可就樂壞了,刑天軍在攻占了古城鎮的第二天,便令細作在周邊開始散布消息,要拿出糧食賑濟窮人,於是窮頭百姓們很快便蜂擁到了古城鎮之外,翹首期盼著刑天軍的放賑。
而肖天健也確實沒有食言,當即便在所獲物資之中,拿出了近三成的糧食,在鎮外開辦了放賑點,以每人一鬥的數量,分發給了前來領取賑濟糧的老百姓們,一時間古城鎮頓時立即便熱鬧了起來,各鄉各村的老百姓越來越多的聽到了這個消息,雖說分給他們的糧食很有限,但是對於早已窮極了的老百姓們來說,哪怕每人僅僅隻有一鬥糧食,對於他們來說也具有巨大的誘惑力,於是紛紛絡繹不絕的從四麵八方湧向了古城鎮。
而這一次肖天健率領來古城鎮的兵將數量很有限,也就是僅限於閻重喜和羅立兩哨人馬,加上部分斥候和一部分炮隊的兵將,總兵力不過隻有一千人左右,如果僅僅依靠這一千人的力量,攻掠垣曲縣是沒有一點問題的,但是肖天健這一次來的目的,卻並非僅僅是攻掠搶劫一番便拉倒了,他的目的很清晰,那就是像陽城縣那邊的情況一樣,徹底將垣曲縣一帶也納入到他的控製區之內。
所以當民眾開始大批湧向古城鎮之後,肖天健便下令在鎮外貼出募兵告示,告示寫的很簡單,就是要在垣曲縣招募一千新兵,充實軍力,凡是入選者,將會第一批獲取分田。
由於細作提前的宣傳,垣曲縣境內的老百姓對於刑天軍的行事作風也早已耳聞,絕少禍害老百姓,他們確確實實是跟窮頭百姓是一心的,分田分地的事情更非是在故意欺騙老百姓們,所以告示一經貼出,根本不需要再多做什麼保證,當地許多民眾便立即爭先報名,要加入刑天軍之中當兵。
而刑天軍攻下古城鎮的消息,也迅速的傳至了垣曲縣城中,更是把垣曲縣的官吏們給震得是七葷八素,隻要他們熟悉垣曲縣地形的便都知道古城鎮對於垣曲縣的重要性,垣曲縣除了曆山鎮之外,基本上鄉鎮村子都是以線狀分部的,垣曲縣的良田也集中在這條線上,沿線村鎮有點像是一條珠鏈一般,而古城鎮正是這條珠鏈最中間的一顆,一旦被刑天軍占據此地,垣曲縣便等於被刑天軍攔腰斬斷,東西再也無法相顧。
而且古城鎮一帶還是三河交彙之處,土地十分肥沃,刑天軍一旦控製了這裏之後,此地其它地方也就危險了。
而垣曲縣官吏們對於刑天軍速度之快,更是有些無法相信,他們頭一天剛剛收到曆山鎮被刑天軍控製的消息,這才兩天時間,古城鎮便又被刑天軍攻占,兩地之間近百裏的路程,計算一下刑天軍居然是僅用了一天的時間,便殺到了古城鎮,這樣的速度用吃驚二字已經不足以形容了,這哪兒是在靠人腿走呀!簡直就是肋生雙翅飛的嘛!這刑天軍的賊人到底是人是妖?為啥能這麼快呢?
可是事已至今,坐等下去是不行了,垣曲知縣於是再一次快馬加鞭的派人分頭朝解州和平陽府報信,求救兵來援,同時再一次加緊在垣曲縣境內調集鄉勇,分頭增強垣曲縣城的守備力量另調集一批鄉勇趕往孤城西北方向通往垣曲縣的河北村一帶布防,以備刑天軍在攻占了古城鎮之後,掉頭在朝垣曲縣城方向攻進,至於古城鎮東麵的那些村鎮,眼下他們是顧不上了,隻好讓那邊的村鎮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