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的垣曲縣曆山鎮同時也迎來了一場大戰,賀人龍在第一次攻打曆山鎮後路糧道被斷迫不得已放棄了進攻之後,回到了垣曲縣休整了一番,重新從解州調集了一批糧秣到垣曲縣補充了他的軍需,接著便收到了來自平陽府吳甡的斥責,令他速速解決盤踞在垣曲縣境內的匪眾,盡快前往陽城縣和左光先等幾路兵馬彙合,將刑天軍賊眾徹底討平在陽城界內。
雖然賀人龍不怎麼怕吳甡,但是他卻不能不怕洪承疇,這一次洪承疇令他來討剿刑天軍,他已經拖了不短的日子,洪承疇為此已經在年前派人來對他訓斥了一番,如果他再不做出點成績的話,估計回頭回到洪承疇手下,洪承疇不會給他好果子吃,畢竟洪承疇手中有崇禎帝賜予他的尚方寶劍,對於他們這樣的軍將有先斬後奏的權利,惹火了洪承疇的話,以洪承疇的性子,保不準真的會定他一個畏戰不前,臨陣退縮的罪名,到時候請出尚方寶劍剁了他也說不定。
所以賀人龍在垣曲縣城補充了糧秣之後,便再一次率軍入山,攻向了刑天軍所盤踞的曆山鎮。
通過這段時間連續的交手之後,他已經查清此次率軍和他交手的並非是刑天軍的匪首肖天健,而是肖天健的一個叫閻重喜的手下,而刑天軍留守垣曲縣的也隻有區區不到兩千兵馬,而他除了從陝西帶來的五千兵馬之外,還有三千多山西這邊調配給他的鄉勇,兵力超出賊軍將近四倍,所以膽子也壯了許多。
二月初六他便率兵離開了垣曲縣,朝著曆山鎮攻了過來,這一次閻重喜又給他來了個且戰且退,不斷對其進行阻擊,緩緩的退回了曆山鎮,然後在曆山鎮以南的一個叫三裏腰的地方徹底停下了後退的腳步,構築起了防禦工事,和官軍展開了對峙。
讓賀人龍為難的是雖然他兵力遠超過賊軍甚多,但是在這一帶他卻無法發揮出一點兵力的優勢,垣曲縣通往曆山鎮的所有道路,都是山道,大山綿延起伏溝壑縱橫,而且到處都是原始山林,即便是再多的兵將,在這樣的地形之下,也沒法展開,所以他隻能一點點的率軍朝著曆山鎮拱,短短幾十裏山路,結果就讓賀人龍愣是拱了七天時間,才拱到了三裏腰。
可是到了三裏腰之後,賀人龍便再也拱不動了,賊軍在這個兩山夾一溝的一頭高處構築起了多道工事,牢牢的卡在了這裏,堵住了賀人龍繼續攻進的兵馬,將賀人龍堵在了山穀之中。
賀人龍試探性的連攻了兩次之後,都沒有能摸到賊軍防線的邊,便被賊軍給打得頭破血流的敗了下來。
賀人龍於是便派出探馬在四周搜索,抓到了幾個沒有藏好的山民,嚴刑拷問之後從這幾個山民口中得知,此地叫做三裏腰,乃是垣曲縣通往曆山鎮的這條路上唯一的通道,除非攻克這裏,否則的話周邊絕無再可供大軍通過的道路,除非他繞道古城鎮,從另外一條路才能前往曆山鎮,但是上一次那條路賀人龍便已經走過一次了,那夥賊軍早已將那條路也給堵死,派有不少兵力駐守,也是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方,把賀人龍氣的當場便拔刀殺掉了這幾個當地的山民。
現在他才明白那個姓肖的為啥千裏迢迢的率領部下們從陝西一直跑到山西陽城一帶盤踞了,原來這姓肖的根本就了這一帶山大溝深的地形,而且是有山有水,資源豐富,有利於他們躲藏,卻不利於官軍對其進行進剿,他也明白了為什麼上一年山西官府連續兩次大規模對其進剿都失敗了,在這樣的地形下,即便是神仙在這裏也會轉暈頭,所以他不得不陳兵在山中,一邊派人控製四周製高點,防備賊軍的偷襲,一邊就地也趕造起了一批攻城器具,開始指揮手下兵將,對盤踞在三裏腰的賊軍發動了強攻。
這一開戰,雙方便打的是難解難分,刑天軍作為守方,死守住三裏腰的險要之處,無論賀人龍怎麼打,都絕不後退半步,而且憑借著他們手中犀利的重型鳥銃,往往官軍隻要進入到射程之內,便立即排槍射擊,官軍即便是持盾上前,也擋不住他們這麼大口徑的鳥銃的直射,被打得丟盔棄甲的潰退下去。
如此一來,賀人龍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了,因為眼下的這支刑天軍和以往他所遇的任何義軍都不一樣,普通義軍雖然也不乏敢死之士,但是基本上都十分缺乏訓練,往往都是一大群人集結在一起,打仗的時候一窩蜂湧上去,打贏就打贏了,打不贏的話,便立即會士氣大跌,落荒而逃。
賀人龍對付這樣的流民軍經驗可以說是相當的豐富,先頂住對方一通猛攻,隻要一戰之下能堅持住不崩潰,流民軍也就基本抓瞎,接下來就是他麾下官兵的表演了,往往一個反擊,便能將農民軍給殺得大潰,可是現在他遇到的刑天軍卻完全不同,刑天軍的表現比起一年前他第一次遇上他們的時候更要訓練有素一些,即便是這一次他兵力占優的情況下,相互對戰對手也絲毫不怵他麾下官軍,更何況刑天軍的戰法也讓他很不習慣,刑天軍裝備十分精良,基本上淘汰了弓弩等冷兵器,主戰兵器主要就是長槍和鳥銃,而且對方鳥銃十分犀利,比起官軍手中使用的鳥銃還要厲害許多,往往他麾下官軍尚未接近敵軍之前,便會遭到刑天軍排槍射擊,使得他剛剛組織起來的攻勢立即便會冰消瓦解掉,也使得他麾下的官兵因此十分畏懼刑天軍的這種鳥銃齊射戰術,每每受命出擊,都裹足不前,盡可能的放慢腳步,結果傷亡更是慘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