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軍的行動力可不是像官軍那樣,每次動輒要出兵,官兵就要先鬧著要什麼開拔餉、軍餉之類的事情,而刑天軍根本不可能存在這樣的問題,隻需肖天健一聲令下,全體便開始迅速的行動起來,行事的效率根本就不是官軍可以比擬的。
而且通過這一年多來的經營,肖天健在去年的時候,便著令羅彬在轄地之內的各處設置兵站。
這些分布在刑天軍轄區內各地的兵站其實都是一座座小型的兵堡,一旦遭遇敵軍進攻的時候,這些卡在重要路口一帶的稟報便能起到阻絕敵軍輕易進入刑天軍控製區,為大軍來援爭取時間。
同時兵站之內還提前儲備大量的糧秣,堡內會掘有深井,保證水源供應,平時堡內駐守一隊隸屬後勤部的兵將,同時會留駐十幾個比如馬夫、夥夫、醫護兵之類的雜務兵,一旦遇上緊急情況,這些兵站便能發揮出很大的作用。
而兵站製度的建立,對於刑天軍的後勤保障能力,可以說是一個裏程碑式的創舉,凡是刑天軍攻占一地之後,後勤部的兵站便立即會在新占領區域之中的交通要道設立兵站,由後勤部門的人員駐守,由當地的預備營協防,各種物資便會提前一部儲備到這些兵站之中,所以在大軍調動的時候,便減輕了大量臨時性的物資調撥工作,對於提高刑天軍的行動能力無疑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
同時兵站製度的設立,對於刑天軍後勤補充也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刑天軍在出征之後,可以通過沿途設立的兵站,來迅速的獲得作戰物資的補充,另外還可以將傷員迅速的轉移到後方救治。
當然在大批軍隊調動的路線上,兵站裏麵駐守的夥夫還可以提前為即將到來的兵馬做好飯菜,準備好馬料等東西,讓軍隊途徑兵站的時候,不必再紮營埋鍋造飯,直接便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讓隨軍的騾馬吃上馬料,如此一來,便更是增強了刑天軍調動的速度,免去了調動兵馬的很多麻煩。
雖然兵站製度推行不久,但是羅彬這個人的執行能力卻還是相當厲害的,他先從外圍下手,在魯山、寶豐、汝州、宜陽等地的外圍設立起了兵站,為了加快兵站建設的速度,他幹脆便選擇了一些重要道路上原來的一些莊堡作為兵站的基礎,抽調當地流民對這些莊堡進行修繕擴建以及加固,使之很快便可以投入使用,平時派駐在兵站之中的兵卒除了訓練之外,另一項任務便是不斷的加固這些兵站,接收源源不斷調運來的物資,所以別看肖天健下令建造兵站的時間並不長,但是眼下卻已經初顯出了成效。
在肖天健下令開始行動之後,駐紮在各地的兵馬甚至於根本不用再到汝州集結,便立即開始行動了起來,從各地迅疾的朝著寶豐方向彙集而去,沿途幾乎不做停頓,通過各處的兵站做短暫的休整,隻用了兩三天時間,便基本上全部彙集到了寶豐縣一帶。
而肖天健本人也在下定決心之後,便立即從汝州動身,帶著劉耀本的教導營和司徒亮的騎兵營趕往了寶豐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