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意義重大(1 / 2)

而躲在開封府的許多朝廷命官,不見得都是有骨氣之人,其中不少人都選擇了投降肖天健,對於這些人,肖天健擇其中罪大惡極的一些貪官,推出去殺了,算是殺雞儆猴,而大部分沒有多大劣跡的官吏,則都留用,畢竟這些人當官之後,對於管理地方的經驗比較豐富,被重新利用之後,有刑天軍內部人員的監督,諒他們也不敢在如同以前那樣做事了,眼下地盤越來越大,僅憑肖天健麾下以前的文吏們,來管理這些地盤,顯然是已經有點捉襟見肘,所以對於朝廷的舊吏們,隻要願意投降的,而且是有能力之人,還是很有必要利用的。

畢竟這些官吏都是讀書人出身,如果不利用他們的話,肖天健自問不可能做天下讀書人的敵人,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沒有這些文人的協作的話,是根本不可能的,要不然的話社會就可能會出現大倒退。

不過在用人上,肖天健不可能再照搬舊式的官吏招募的辦法,去搞什麼開科取士,隻選那些會讀八股文,談個風月,寫幾句詩詞的人來當官了,以後他會逐漸的對舊式的官員錄用進行改革的。

而且現在就要開始逐步的改變,逐漸的在各地開始開設各種學校,讓各個階層的有能力之人,都有機會做官,不過這也不是一句話便能做到的,許多事情如果激進的去扭轉世風的話,有時候可能不見得能取得好的效果,甚至可能會招致動亂。

好在現在他有機會率軍把舊的世界給徹底砸爛,重新來過,一些事情循序漸進的推進,還是很有希望的。

而開封城被攻克的消息,肖天健特意放走了幾個開封府之中不肯投降的官吏,讓人將他們送至黃河以北,安排人送到官府轄地之中,讓他們去稟報當今皇帝朱由檢,同時還令周王親自寫了一封給朱由檢的信,一是告訴朱由檢,他這個周王已經投降了刑天軍了,勸崇禎最好還是退位罷了,這天下他治成這樣,也愧對先祖了,幹脆讓肖天健接替他算了,大意是這樣,措辭自然由周王來想了,周王雖然不情不願,但是現在脖子上架著刑天軍的刀,他也不得不幹。

其實肖天健也沒指望朱由檢從諫如流,就退位不幹,他不過是要故意氣氣崇禎罷了,讓崇禎知道知道,對刑天軍背信棄義會有什麼下場。

開封一戰之後,避入城中的大批河南的豪紳富商們都被一窩端了,這些人被抓之後,肖天健安排人對他們進行了審問,問清楚了都有誰出錢出力抵抗刑天軍,然後將其家產盡數抄沒,而周王府的財產也盡數抄沒,隻留給了周王一千兩銀子,讓他們以後在盧氏縣編管之下度日之用,如果這一千兩銀子放在普通家庭的話,已經算是很富有了,但是放在周王家中,可就算是一窮二白了,周王哭的是一塌糊塗,寫完了信交給肖天健,立即便被全家送出了開封府,朝盧氏縣找地方安置去了。

此戰經過事後後勤部的統計,一共殺敵四千餘人,俘獲官兵不算楊文嶽所部的幾千人,共俘虜官軍七千餘人,基本上將城中的守軍給來了個包圓,沒跑幾個,至於助戰的那些民壯,肖天健也寬宏對待,就地遣散讓他們各自回家,同時在城中開倉放賑,每戶人家給糧三十斤,讓其先渡過這段日子,隨後令他們重新出城安置,各自該種田的種田,該做工的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