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剩下的張獻忠的那些部下,大部分在接到了張獻忠的親筆信之後,都選擇了投降刑天軍,其中包括艾能奇和劉文秀兩人,還有前營將軍二虎、右營將軍賀國觀等人,也都投降了刑天軍,隻有少數人不願意投降,但是這些人也成不了什麼氣候,肖天健暫時也沒興趣去收拾他們了,放在以後,等平定了湖廣之後,再收拾他們也不遲。
如此一來,肖天健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輕鬆的將張獻忠這個大麻煩給解決掉了,同時還順手將湖廣的西北部包括穀城、保康、南漳、興山、房山等縣,也納入到了刑天軍的轄地之中,下令各部抽調一小批人馬去接收這些地盤,負責在這些地盤組建當地的預備營駐守,同時也委任了一批臨時性的文吏對這些地方進行管理。
至於張獻忠麾下來投的幾萬人馬,肖天健對他們統一進行了甄選,兵油子一概不要,痞兵一概淘汰,以刑天軍選兵的標準進行挑選,留下了七千餘人,其餘的兩萬多人則都就地遣散,安排他們落地為民,去幹回他們的老本行,繼續種田去了。
而對於張獻忠,肖天健是不會將他和羅汝才相提並論的,表麵上對他很是客氣,但是卻實質上將他軟禁了起來,考慮到襄陽一帶他的舊部太多,可能會生出事端,所以在整編過他麾下的兵馬之後,便將張獻忠全家都遷至晉南找地方編管起來,榮華富貴不敢保證他繼續過了,起碼暫時先保證他全家生命安全,讓他們吃飽穿暖即可,對於肖天健這樣安排他,張獻忠雖然滿心不樂意,但是也沒敢放個屁,隻得老老實實的被一隊近衛“護送”著上路,一路上朝著山西行去,如此也徹底切斷了他和舊部之間的聯係,生的他的舊部再有什麼念想了。
當然不得不提一下徐以顯和潘獨鼇這兩個人,肖天健在俘獲了張獻忠的時候,也同時將他們二人一同俘獲,私下裏將他們招至了帳中聊了一番,發現這兩個人還算是比較有用,要不然的話也不會被張獻忠倚重,於是對他們安撫了一番,問他們有什麼想法,是去是留。
兩個人到了這會兒,也都被刑天軍的強大所震懾了,他們這樣的文人之所以“從賊”,其實都不是安分之人,就是想在這亂世之中,幹點出人頭地的事情,眼下他們都是朝廷要抓要殺的人,張獻忠已經完了,這不用想了,他們這樣的人才不會跟著張獻忠一條路走到黑的,同時他們也都發現肖天健其實不是那種心慈手軟之輩,比起張獻忠來,更有英雄之氣,現在讓他們自行決定去留,其實就是看他們兩個的表現。
去那是胡扯,能去哪兒?這天下現在還能數得著的幾路人馬,也就僅剩下了李自成一路還算是聲望高一點?可是他們兩個人輔佐張獻忠的時候,都和李自成有過間隙,故此去根本沒地方可去,所以兩個人也都隻能選擇留下來,跟著肖天健幹,雖說在刑天軍之中,他們的地位可能會比跟著張獻忠時候要低很多,但是好歹也可以混下去,於是二人都立即跪下向肖天健稱罪,表示願意自此之後追隨肖天健。
對於他們兩個的投靠,肖天健當然是笑納了,其實在肖天健內心之中,這兩個人隻要說走,他就會立即派人幹掉他們,這樣的人留給其它人也是禍害,絕對不能放走,至於他們兩個也很明智,選擇了留下來,於是肖天健便令他們也暫時做隨軍參議,也就是參謀的幹活,歸於李信的參謀部暫時聽命,以後看他們的強項,再決定他們是主民務還是軍務。
這一次滅了張獻忠,肖天健還繳獲了張獻忠不少的戰馬器甲,當然這些年來,張獻忠南征北戰斂財頗多,雖然在穀城蟄伏期間,花掉了不少,但是好歹張獻忠還有幾十萬兩銀子的存貨,也都被肖天健笑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