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屠城(1 / 2)

至於山西方麵,情況則樂觀許多,因為刑天軍在山西南部的基礎很好,即便是在非刑天軍控製區的名聲也非常好,閻重喜在山西一旦開始動手,便使得山西官方無法招架,平陽府在被閻重喜攻克之後,閻重喜留部分人馬鎮守平陽府,立即便開始揮師南下,開始對絳州、解州等州縣用兵。

而這些地方早就有刑天軍安插的細作,在各地都做好了迎接刑天軍的準備,隻要刑天軍兵鋒所指之處,立即便會有刑天軍的人拉起人馬揭竿相應。

雖說這些晉南的州縣一些官員也拚死抵抗了,可是何乃民心所向,即便是他們據城死守,往往城中也早有刑天軍接應的人員,在城中暴起,接應刑天軍人馬攻城,所以閻重喜在晉南的攻勢可以說是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幾乎是幾天時間,便可以拿下一個縣城,短短三個月不到,除了解州之外包括絳州在內的晉南十幾個州縣,便被閻重喜率兵攻克,歸入到了刑天軍的羽翼之下。

而山西的付德明則負責民事,閻重喜打下一城,他便接管一城,將提前準備好的刑天軍的文吏隨軍派駐到各地接管民務之事,整體上二人配合的相當默契,武不幹政,而文不抑武,相互之間因為合作時間很長了,所以基本上沒有起什麼齷齪。

而刑天軍至此已經基本上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文吏選拔係統,除了自身專門早年培養的一批年輕後生,在經過這些年的曆練之後,已經可以勉強擔綱一些地方的管理之外,他們還從一些各地的讀書人之中,選拔出一批性格正直,敢於擔綱,頭腦靈活,不屬於那些酸腐的隻會讀書作詩之人,先讓他們在刑天軍原來的屬地之中用事,然後擇優提拔,將他們派往新占領的地方去任職,如此一來,最起碼山西方麵在擴大地盤的時候,往往不管是軍事上,還是民事上,都進展的很順利,地方百姓也很樂意聽從吩咐,使得晉南雖然戰事在進行期間,可是各種民事的恢複卻也齊頭並進,地方安穩下來的速度,超乎了許多人的想象。

而閻重喜在肅清了解州周邊的縣城之後,於六月中旬,兵圍了解州,而此時的解州已經是一座孤城了,城中聚集了近萬晉南各州縣逃出來的殘兵敗將以及晉南一帶的勳貴豪紳,此時的解州城中彌漫的是絕望和歇斯底裏的情緒,解州知州孔方在城中嚴查刑天軍細作以及試圖投降刑天軍之人,幾天之中,在城中搜捕了上千人,也不聽他們的分辨,來了個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的政策,將這千餘人盡數斬首,人頭懸於城中各個街道之中,說什麼以儆效尤,不過這麼做也確實很有效,基本上將解州城內的刑天軍細作給抓了個幹淨,殺了個幹淨,起碼解決了刑天軍在城中內應的問題,剩下的盡是一些鐵了心要跟刑天軍為敵之人,即便是不想和刑天軍為敵之人,也被嚇破了膽子,不敢再冒死接應刑天軍了。

所以在閻重喜率部兵圍解州城之後,本以為可以輕鬆的攻克這座晉南朝廷最後控製的城池,一舉蕩平整個晉南,於是便冒然發動了進攻,而且因為解州關閉城門,早早的切斷了城內外的聯係,閻重喜並不知道刑天軍在城中的細作已經基本上全軍覆沒,城內原定響應之人,也業已被逮殺,所以進攻的準備並不充分。

可是沒成想戰事一起,原定的城中接應卻沒有出現,反倒是城內外駐防的官軍以及豪紳們的地方武裝,展現出了出人意料的抵抗意誌,城上各種火炮、火箭如雨一般的傾瀉而下,而城下駐防的官軍也發動了一次亡命一般的反撲。

準備不足的刑天軍當即便吃了大虧,損失了數百人馬,甚至於還被俘虜去了數百助戰的民壯,當即被官軍屠殺在了城下。

閻重喜這才意識到問題不對頭,負責情報的馮衛漢也頗為震驚,二人商議了之後,認為城內的內應可能已經敗露了,指望內應輕取解州恐怕已經是不可能了,所以閻重喜當即轉變策略,開始作出了強攻解州城的準備。

經過兩天準備之後,閻重喜將重炮調到了解州城外,並且集結起來了更多的兵馬,開始對解州城發動了強攻。

這一仗打的很是慘烈,解州守軍展示出了他們頑抗到底的決心,在城中豪紳們資助的賞金的刺激之下,守軍可以說打的異常的頑強,先是在城下不斷的反撲,當失敗之後,殘部撤入城中,繼續頑抗到底,可以說是做到了前赴後繼,使得刑天軍數天的進攻,都被一一擊退,並且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