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刺(1 / 2)

當見識過了刑天軍的軍容和軍紀之後,這些前來趕考的士子們也越發覺得心中有底了,雖然他們中絕大多數人並不知兵,但是隻要長著倆眼,就能看得出刑天軍的兵馬,絕對是精兵,和他們見過的官軍相比,孰強孰弱他們還是分得清楚的,而且他們眼睛也不瞎,沿途途經刑天軍控製區的時候,也看到了在刑天軍大多數控製區之內,局勢很是平靜,大批農田開始有農民在田中耕作,各地都有巡邏的兵馬,在維持地方的治安,相比一下以前刑天軍沒到這裏的時候,現在刑天軍的控製區可以說是相當的穩定,而那些來自刑天軍控製區之外的士子們,則更能清晰的感受到這裏的不同。

刑天軍雖然被朝廷罵為賊軍,可是表現出來的卻非常正規,絕少聽說有刑天軍兵將擾民的情況,各地的刑天軍的人馬,都很是規矩,和百姓相處的比較融洽,老百姓也不像以前那樣,看到兵馬,不管是誰的,都立即逃竄,越是看到官軍,跑的越快,相反在刑天軍的轄地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刑天軍的巡邏人馬一經出現,總是能吸引到百姓的歡呼,田間正在忙碌的百姓,也往往會直起身子,帶著笑對著路上出現的刑天軍的人馬遠遠的揮手致意,老百姓不怕他們,還歡迎他們,便可見刑天軍是相當得人心的。

這些方麵上刑天軍和官軍一比,各地的官軍名聲可就差遠了喲!誰沒聽說過匪過如梳、兵過如剃的說法呀!官兵很多時候禍害起來老百姓,比匪盜還要殘暴,殺良冒功是常事,各地老百姓對其都避如蛇蠍一般,老百姓不待見官軍,官軍想要打贏刑天軍,基本上就沒多少指望。

看罷了這些情況之後,前來應試的士子們便越發安心了許多,於是紛紛開始安下心,在分配給他們的宅院之中讀起了書,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嘛!畢竟刑天軍第一次開科取士,誰也不知道他們會出什麼樣的考題。

不過到了十二月的時候,士子們也得到了一個消息,那就是這一次主試之人,並不是刑天軍的官吏,而是先前朝廷的舊吏,早年的南京兵部尚書呂唯祺。

這呂唯祺當年在刑天軍攻破洛陽城的時候,正好致仕回家休養,在刑天軍攻打洛陽城的時候,曾經陪同城中官吏們協守洛陽,城破之後被刑天軍擒獲,肖天健念在呂唯祺是個比較清廉的官的麵子上,善待於他,並沒有殺掉他和他的家人,反倒對其及其家人妥善安置,而呂唯祺起初是痛恨刑天軍和肖天健的,城破之後本想殉死以報效朝廷對他的恩遇,可是家人看的緊,幾次都沒有死成,漸漸的也就不再想死了。

但是他也不肯答應複出為肖天健做事,整日呆在家中看書習字作畫,倒是也清閑的很,不過時間一長,他也耐不住性子,開始偶爾出門走動一下,出城散散心,雖然他在編管監視之中,可是肖天健下令隻要他不跑,便不要限製他的行動,讓他隻管到處走走看看也好。

隨著呂唯祺出門走動到處看罷了之後,見到的是洛陽周邊的百姓在刑天軍的治理之下,很快開始安定了下來,福王的田產也被基本上分配給了失地的百姓們,重新複耕了起來,到處都開始恢複起了欣欣向榮的景象,而刑天軍的兵將們也軍紀森嚴,根本不似一般流寇那樣,去禍害百姓,官吏們也十分清廉能幹,對待百姓很是不錯,百姓的日子可以說是在刑天軍的治理之下越來越好,地方的盜匪也在刑天軍的打擊之下基本上消聲滅跡,許多地方甚至可以說到了夜不閉戶的程度,就連洛陽城之中的商賈也開始漸漸的多了起來,重新變得開始繁華了起來,黃河碼頭上更是開始出現絡繹不絕的商船,將貨物運入或者運出,如果不是親曆了洛陽城被破的那一幕的話,呂唯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於是回到府上之後哀歎了一聲,歎息道:“這天下恐怕真的要變了!如果肖刑天照此下去,將盡得天下民心,大明……完了!”

之後,在呂唯祺的默許之下,他的兩個兒子後來都加入了刑天軍,當了刑天軍的文吏,並被肖天健重用,一個放到了歸德府做事,一個放到了南陽府做事,都是不小的官員,到了這個時候,呂唯祺也沒什麼好說的了,雖然以年紀為由,還是不肯在刑天軍管轄之下出仕為官,可是也開始消退了對刑天軍的敵意。

這一次肖天健要在武昌府開科取士,因為李進德名聲不彰,怕坐鎮不住,所以在主試之人的人選上,最終肖天健想到了呂唯祺,便派人前往洛陽府請呂唯祺出山來坐鎮這次的開科取士之事。

呂唯祺得知消息之後,先是拒絕,但是何乃兩個兒子都親自去找他遊說,最終考慮到兩個兒子以後的仕途,還是無奈的答應了下來,在洛陽收拾了一下,在一個兒子的陪同下,又由洛陽的牛金星為其配備了一支護衛,幾輛大車,護送著他朝武昌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