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刑天軍一路上在湖廣一帶高歌猛進,湖廣全境大部失陷,各地官軍根本無法正迎其鋒,要麼就地敗亡,要麼就棄城而逃,要麼就倒戈投降,大明國事已經到了幾乎可以說是無法挽回的地步了。
雖然崇禎和朝中諸臣也都想了一些辦法,可是畢竟這麼多年來,大批稍微精悍一些的官軍,紛紛折在了刑天軍手中,內地幾乎已經沒有多少可供朝廷調用的兵馬了,所以雖然他們想了不少辦法,可是麵對著凶悍的刑天軍,卻隻能節節敗退,眼睜睜的看著湖廣全境失陷,卻無可奈何。
到了這會兒崇禎也有點明白過來味道了,他先前對手下大臣確實有點刻薄了一些,要是按照以前的脾氣,這一次丁啟睿恐怕也早該像熊文燦、楊一鶴、陳奇瑜那樣被逮問拉到北京城問罪棄市了,可是這一次崇禎體諒了丁啟睿的難處,除了下旨斥責之外並沒有下旨將丁啟睿免職逮問,隻是令其加緊籌練新軍,先保住南直隸,然後再謀克複湖廣。
崇禎這麼做,可以說是破天荒的對手下大臣寬容了,令丁啟睿感恩不盡,更是加緊了在南直隸籌備兵馬,準備應付刑天軍攻打南直隸。
而肖天健在拿下武昌府之後,暫緩了繼續沿江而下,直逼南京城,也多少給了朝廷一絲喘息的機會,但是誰都知道,眼下刑天軍放緩對南直隸用兵,並不是肖天健就滿足了眼下的收獲,而是他要先消化一下吃到肚子裏麵的東西,緩緩勁積攢力量,然後再打南直隸。
而且過了十一月之後,各種消息都表明了刑天軍已經是在做準備,對南直隸也是勢在必取,一切都說明,這個肖天健,已經打定主意,要將他朱家天下給取而代之了,到了這會兒,在明知已經不能僅僅再依靠內地的官軍來抵擋刑天軍的擴張,眼看著天下即將傾覆的時候,崇禎是什麼也都顧不上了,韃子那邊皇太極也多次表明了想要議和的想法,而崇禎到了這會兒臉也顧不上要了,在建奴的問題上,他已經堅持了很久,雖然去年建奴入寇的時候,他動了想要和建奴議和的念頭,可是還是最終沒有徹底將這塊遮羞布給撕下來,表麵上還是維持了朝廷的麵子。
但是現在隨著刑天軍拿下湖廣,進逼江西,進而要取南直隸,隨時都要覆滅他大明王朝,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候,崇禎再也顧不得這麼多了,老早就先暗中派出了兵部郎中馬紹愉等人,秘密潛出山海關,奔義州而去,開始在義州跟建奴談起了議和的條件。
到了十一月的時候,馬紹愉帶著和建奴皇太極談妥的條件,返回了京城,而且為了保密,這一次他們前往議和的人員,都沒有以書信的方式傳遞這次議和的消息和內容,全憑他們帶著這些東西回到了京師之中。
崇禎看罷了韃子提出的條件,看到建奴方麵首先提出以平等身份與大明相交,其實這個條件隻是麵子上的事情,這麼多年來,大明都在一直被建奴騎著揍,平等不平等其實到也沒什麼了!
接著皇太極提出明清兩國以寧遠為界,以南屬大明的疆土,以北則屬清國的疆土,劃疆而治,永不相互侵犯,從此不再敵對,這一點上,崇禎大為惱火,如此劃分疆界的話,錦州就劃給了建奴所有,雖說遼東一帶早就被建奴控製了,實質上大明早已失去了那些地方,給他們就給他們拉倒,但是畢竟眼下錦州還在大明控製之下,如此一來,就等於是割地給對方了!當即便表示不同意,要求以錦州以北劃界,錦州還是大明的疆土,但是馬紹愉卻說,這是建奴提出的底線,如果不成,便不能議和!為此馬紹愉已經在義州跟建奴方麵的派出的範文程交涉了好多天,對方死不鬆口,就是看出了大明眼下急於和他們議和,要趁機占點便宜。
崇禎本來想立即斷然拒絕掉建奴的這種要求,但是這個時候南方又傳來消息,說刑天軍要在武昌府開科取士,這還如何了得?開科取士?這不是擺明了他們要建立政權了嗎?這是要和朝廷爭奪士子集團,如此下去的話,離這肖天健開國登基也就沒多長時間了!
崇禎驚慌之下,當即便答應了建奴提出的這個要求,勒索也罷,敲詐也罷,整個大明天下跟一個小小的錦州相比,他還是分得清孰重孰輕的,如果以錦州換取他能挽回頹勢,重新克製住這個肖刑天,並且奪回那些失地的話,也算是非常值得的一個買賣,所以他咬著牙認了!
再者建奴要求在寧遠建立互市,兩國通過互市互通有無,大明不得禁止商賈和他們通商,輸出他們需要的茶葉、糧食等物,而他們也可以通過互市,向大明輸入皮毛、鹿茸、人參等物。
這一點崇禎沒有反對,做生意就做生意吧!總比他們南下破關來搶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