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幸的是李定國的話最終還是應驗了,當孫傳庭在順德府彙合了吳三桂、白廣恩和馬科三總兵的人馬之後,令白廣恩率部留鎮順德廣平兩府,而他則派遣馬科率領一萬五千左右的兵馬,先行走大名府趕往濟寧州,而他自己則督師帶著吳三桂所部還有京輔屬於他麾下的數萬大軍轉道陽穀,沿運河南下,趕往濟寧州。
肖天健在得到了斥候的探報之後,歎息了一聲,心道李定國這家夥嘴還真毒,一下便被他給說中了,孫傳庭這個老奸巨猾的家夥,並沒有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麵,大模大樣的便率領重兵直接從大名府而過,進兵濟寧州。
如此一來,便和他還有李信等參謀部設定的計劃出現了不小的偏差,原定好的一場伏擊戰,現在就不得不分兵行動了,張開的口袋等於是隻網住了馬科這一部人馬,孫傳庭和吳三桂這兩條大魚卻擦著網邊要從這張網漏掉了。
於是肖天健立即便和李信等參謀們商量了起來對策,肖天健本意是分兵,留下一部分兵力在南樂縣,等候馬科的到來,其餘的則由他親率直撲陽穀縣,在陽穀縣堵住孫傳庭和吳三桂的人馬,爭取兩地同時將這兩股官軍給擊敗。
但是肖天健的提議卻遭到了李信的反對,李信站在地圖前麵指著地圖說道:“大帥可曾考慮到,假如我們分兵進擊的話,以目前我們的兵力,又該留多少人馬在這裏對付馬科呢?
留的少的話,可能隻能打馬科一個擊潰戰,卻無法將其殲滅,以官軍的做派,戰事稍有不順,便會立即撤走,所以兵力留得少,則無法殲滅馬科,留的多的話,那麼大帥可以帶往陽穀的兵力便不足以對付孫傳庭一部。
故此末將以為,我們要選擇一路官軍,集中力量將其殲滅,而不能貪多,同時對付兩路官軍,這樣的話我們的兵力便會被攤薄許多,最終可能造成兩路官軍咱們都吃不下的情況!”
肖天健聽罷之後稍微一琢磨感到李信的話很有道理,現下他集結在南樂縣境內的兵力本來就沒有官軍多,雖然從實力上來說,他麾下的這些兵馬戰鬥力可能會遠超過官軍不少,可是他在這裏設計要殲滅孫傳庭、吳三桂他們,前提卻是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放有可能將其吃下。
現在因為孫傳庭沒有上當,而是分兵趕往濟寧州,並沒有一下鑽入他設置的這張網中,情況便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他的兵力,現如今吃下馬科是沒有問題,如果分兵的話,他就要率領一支人馬趕往陽穀,正麵和孫傳庭以及吳三桂的兵馬交鋒,留下的人馬數量多的話,他拿去對付孫傳庭和吳三桂的人馬便數量可能不足,留下的人馬少的話,可能又吃不下馬科所部,就連孫傳庭和吳三桂那邊,他也不一定就能吃得下。
而李信提出的意見卻考慮到了這一點,眼下情勢既然有變,那麼他們分兵並不是上策,上策應該是集中兵力,解決一路官軍,這樣才穩妥一些,然後在解決了一路官軍之後,再謀求追擊另外一路官軍。
肖天健想通了這一點之後,立即便點頭道:“李信你這次給我提了一個醒,如果不是你的話,這一次我恐怕就真的要貪多嚼不爛了!既然如此,那麼便聽你的,我們集中兵力打一路,剩下一路之後再說!”
李信聽罷肖天健的話之後很是欣慰,在這一點上,他非常欣賞肖天健的作風,那就是善於聽取部下的意見,並且勇於承認他自己的失誤,這也是讓他們這些軍將們對肖天健佩服並且願意為之效命的緣故。
“那麼以大帥所見,我們是先集中兵力吃掉馬科所部,還是集中兵力趕往陽穀堵住孫傳庭所部呢?”李信於是立即對肖天健問道,在這方麵上,他就要聽肖天健的意見了,先打誰後打誰肖天健才有決斷權。
“這個不用想,打孫傳庭和吳三桂那一路,馬科這邊以後再說!”肖天健在這件事上沒有一點的猶豫,當即便說道。
在肖天健心中,馬科隻是這一戰之中的配角,而孫傳庭和吳三桂才是他真正要對付的目標,首先眼下在朝廷之中,最善於用兵的除了洪承疇之外,恐怕就算是孫傳庭了,孫傳庭此人本事不小,將是他今後完成一統天下的一個重要的阻力,而吳三桂就不用說了,在關外現在除了祖大壽之外,就數吳三桂麾下官軍實力最強,如果這一次不能解決掉他的話,那麼誰知道這廝一旦逃回山海關之後,還會不會投靠韃子,當韃子的走狗,所以這兩個人才是他關注的對象,至於馬科嘛!等一下收拾他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