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四年元月二十這一天,對於天下人來說,無疑是具有著極為重要意義的一天,就在這一天,萬眾矚目之中的大中國在南京城中宣告成立,而肖天健這個傳奇般的人物,也在這一天登臨了皇位,成為了大中國第一任開國皇帝。
南京城經過數月時間的恢複之後,已經再一次恢複了繁華,而且在肖天健的統治之下,南京城之中的百姓也絕大部分都早已歸心於他的治下。
就在元月二十這一天的上午,肖天健在諸臣的簇擁之下,登上了南京城皇宮中的奉天殿的龍座上麵,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朝賀,而肖天健則當眾正式宣布大中國即日起正式成立,國號大中,同時宣布年號為天元。
在擇定年號一事上,諸臣爭論也很多,提出的年號可以說是五花八門,不下數十個之多,但是肖天健最終卻還是選定了天元作為他的年號,這個天元二字,其本身寓意不錯,乃古代曆法之中的四柱天幹,暗中還有奉天之名,開創一個全新紀元的含義,本來肖天健很想用開元作為他的年號的,可是開元這個年號卻早已被唐玄宗李隆基用過了,大臣們都反對繼續使用開元作為年號,說不太吉利,畢竟李隆基在位後期,發生了安史之亂,使得盛唐從此開始走上了下坡路,所以最終肖天健便聽從了諸臣的意見,將年號定為了天元。
當然他肖天健登基,自然也少不了對諸官進行分封,以前刑天軍許多部門設置都並不完善,現如今既然立國,那麼這些事情便要納入正軌之中,於是在諸臣朝賀之後,肖天健也當眾宣布了大中國第一批文武官員的安排。
時下肖天健暫未設立內閣,維持大中國政務運作的主要是六部尚書,而付德明這個最早跟著肖天健的謀臣,這一次被肖天健任命為了大中國第一任戶部尚書之職,而這一點上,沒有人表示有意見,畢竟肖天健能走到今天這一步,付德明在山西南部主持民務,給肖天健以及他麾下的大軍,提供了堅實的後勤以及人員物資方麵的保障,讓他做這個戶部尚書,可以說是眾望所歸。
而牛金星則被肖天健任命為工部尚書,這也算是對牛金星這幾年來兢兢業業為他做事的一種回報,牛金星精於主持民務之事,這幾年間坐鎮河南主要是恢複河南一帶的經濟,很是做了一些事情,雖然心胸稍微狹隘了一些,但是也不能抹掉他的功勞,當初被肖天健訓斥了一番之後,牛金星便徹底不再幹預軍務之事,轉而將精力都撲在了民務方麵,倒是也非常敬業。
對於六部之中眼下最重要的兵部,肖天健考慮再三之後,將兵部尚書之職暫時授予了李信,畢竟李信此人在軍事上可以說是頗有建樹,而且也是他在軍事方麵最重要的謀臣,特別是這兩年來李信跟在他身邊當他的總參謀,更是在軍中樹立起了相當的聲望,這個位置想來想去,眼下也隻有李信比較合適。
而吏部尚書則授給了李進德,李進德雖然年紀比較輕,但是做事雷厲風行,性格也比較耿直,這些年來一直都是肖天健手下最重要的民務官員,更何況第一次刑天軍開科取士的事情也是他在背後主持的,所以肖天健讓他主管吏部,可以說也是比較合適的人選。
至於剩下的禮部,肖天健考慮再三之後,暫時授予了大明舊吏以前的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禮部現在可以說是大中國六部之中最不受重視的一個部門,但是畢竟也是一個重要的職位,讓呂維祺這樣一個舊吏來充當,無疑也通過這樣的做法,告知那些效忠於大明的官吏們,他們無需跟著大明一條路跑到黑,隻要他們肯投降,今後在大中國照樣也能有他們一席之地,以此來起到對那些尚效命於大明王朝的官員們的分化作用。
但是對於刑部方麵,肖天健沒有立即任命尚書人選,而是將這個位置暫時空了起來,隻是令人暫時搭起了一個框架,尚書之職虛位以待,今後再另行安排。
而那些跟著肖天健起事的文武官員們,這一次都各有封賞,幾鎮人馬也確定下來,閻重喜、羅立、劉寶、李栓柱、羅汝才、石冉、刁正、劉耀本、王承平、李淩風等人都被正式任命為了正副總都統之職,說白了就是大軍區正副司令的職務,鐵頭則被任命為羽林衛總都統之職,負責管控羽林衛和憲兵部隊,另外也負責衛戍事務。
總之這一次凡是跟著肖天健起兵的文武官員們,各自都得到了他們想要得到的身份和地位,可以說是皆大歡喜,一時間在大殿之下呼呼啦啦的都跪下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