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每個步軍方陣前麵,還有一個執旗手,這個執旗手基本上都是由一個身材高大威猛的營將來擔綱,在營將身後,則是一個身上掛著一個行軍鼓的鼓手,一邊走,一邊敲打著十分具有節奏感的鼓點。
而身後的那些步軍們,則每一步都剛好踩在鼓點上,步幅基本上做到完全相同,故此他們的隊列比起前麵的騎兵隊,又要整齊出來非常多,幾千人抬腿落腳,全部都是一個動作,上半身卻保持著筆挺,長槍手曲臂將碩長的長槍夾在腋下,長槍微微前傾,五百杆長槍傾斜的角度全部相同,無一出現偏差,齊刷刷的形成了兩片明晃晃的槍林,刀牌手則是左臂上擎著一麵畫著猙獰獸麵的藤牌,肋下掛著一柄單刀,火銃手則每人都肩扛著一杆全新打造出來並且擦了油,而顯得黑明發亮的燧發長槍,槍頭上則掛著一柄長達一尺有餘的明晃晃的短刃,同樣都十分整齊。
他們的隊伍橫排顯得比較密集,豎排則留下了一定的空間,不管從任何一個角度朝這個隊伍望去,看到的都是一條筆直的直線,當兵的抬腿落下,發出的腳步聲也恰恰踩在一個點上,邁出的腿也形成了一**的波浪,每次落腳發出轟的一聲轟響,連續行進的時候則是嘩嘩的聲音,聽不到一絲的雜音。
這次閱兵,本來刑天軍就統一了服裝,形成了一種獨特而且壯觀的美感,而軍隊行軍本來就包含著一種非常獨特的暴力美學,特別是分列式這種形式,更是一種對暴力美學的展示,別說是現在這個時代的人極少見到過,即便是放在幾百年之後的人們,也為之感到瘋狂,這是一種耀武揚威,傳達的思想是一種威懾,一種壓迫,使敵人見之為之膽寒,使同心者看到之後是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當看到這些步兵方陣出現的時候,許多圍觀的百姓早已都是熱血沸騰了起來,什麼大明王朝,早就被他們拋到了九霄雲外,現如今他們已經是大中國的子民了,而他們大中國有著這麼一支雄壯威武到了極點的兵馬,沒有人會相信,這樣的一支雄兵保護不了他們的安全,以後他們再也不用擔心自己會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了,即便是有些人以前還不怎麼服氣刑天軍,可是當今天看到刑天軍的閱兵式之後,也都徹底臣服在了肖天健的腳下,站在大街旁邊的不少人都不由自主的產生出了一種臣服的感覺,雙膝一曲,便呼啦啦的跪在了地上,就連一些房屋上坐著的人,也不管地形放不方便了,也都紛紛跪倒在了屋頂,一些人不小心一滑,撲通撲通的便掉了下去,墜落下去的時候,卻也沒人敢驚呼一聲,隻有在落地的時候才悶哼一聲,但是馬上爬起來便趕緊跪在了地上,也不管別人看得見看不見他們的動作。
步兵方陣在通過耀武門下麵的時候,那兩個火銃手方陣的兵將們還別出心裁的表演了一個劈槍動作,在帶頭的軍將一聲斷喝之後,所有火銃手都動作整齊劃一的槍下肩,轉槍,劈槍,發出了啪啪啪三聲整齊的聲響,轉眼間便令人眼花繚亂的完成了漂亮的劈槍動作,再看他們手中的燧發槍,全部都指向了前一排兵將的後脖頸子,鋒利的刺刀尖就距離前一排兵將後脖子一寸左右,誰要是這會兒摔一跤的話,鐵定會造成一連串的傷亡,像串糖葫蘆一般的刺翻一整排的人。
耀武門上麵觀禮的文官們之中不少人禁不住都嚇得驚呼了一聲,但是武將們則一起大聲的叫了一聲好。
更讓肖天健感到意外的是正列隊在耀武門下麵的那支羽林衛的兵將們,這個時候在鐵頭的一聲斷喝之下,也集體抽出腰刀,來了一個下劈的動作,正好配合上火銃手方陣的劈槍式,更是令這次的閱兵式添彩了許多。
城門下的羽林衛整整二百人,二百把雪亮的腰刀同時下劈,落下之後也恰好落在一條直線上停止下來,更是顯得威武漂亮,肖天健暗罵了一聲鐵頭,原來這家夥這些天來也沒有閑著,帶著這幫羽林衛的兔崽子們整夜的操練,原來也是在等這一刻的到來,趁勢展示一下他們羽林衛的威風,但是現在看來他們這麼做的效果卻是非常好的,畢竟羽林衛乃是他的護軍,是大中軍的軍中之軍,代表著絕對的榮耀,他們的劈刀式頓時又引來了不少人的叫好之聲,也算是給肖天健又長了臉了。
當步兵方陣行過耀武門,進入到大街上的時候,火銃手們更是耍寶一般的每隔一段距離,便來一次劈槍式,頓時讓大街兩側的觀禮百姓們看的是心搖神馳,連聲的開始發出驚天的叫好之聲,一時間火銃手的威風居然蓋住了前麵騎兵的威風,不少十五六歲到二十多歲的年輕民眾,更是當即便下決心,也要加入到刑天軍之中,別的不為,單單是這種威風,就足夠他們炫耀一輩子了,閱兵之後,國防軍下令再次招兵的時候,募兵處外麵可以說是人山人海,應募之人多的超乎想象,其中絕大多數人便是因為看過了這次閱兵式,抑或是聽看過閱兵式的人吹噓之後前來應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