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在陝西省府西安府之中,因為陰差陽錯,李自成倉促在此登基稱帝,建立大順國,甚至於連西安府城中的剛剛大戰之後遺留下的遺跡都沒有清理,便在西安府城中以西安布政司衙門為他的皇宮,當了“皇帝”,所以西安府城中根本就沒有一點一朝天子登基的氣氛,城中到處還都散發著屍臭味,甚至於一些地方還有屍體尚未被清理出城。
原來曆史上李自成定都西安府,將西安府改稱為大興城,但是這個時候卻被他改稱為了大順國的中京,沒有一點帝王登基的氣象。
李自成雖然占據漢中一帶也有兩年時間了,這兩年實力發展也很快,但是終歸還是因為他思路的局限性,使得許多基礎並未打牢,不管是地盤還是財政情況,都根本無法和刑天軍相比,而且他為了盡快擴大地盤,不得不連連擴軍,將大部分可用的青壯都收入到了軍中,使得地方農業恢複也很是緩慢,僅能依靠一些老弱婦孺在田間耕作,他自己也無力給這些百姓提供什麼支持,以至於現在他養活這麼多兵馬,顯得非常力不從心。
雖然他拿下了西安府,但是陝西的情況不說大家也明白,經過十幾年的戰亂,早已是民生凋敝,人口劇減,李自成命中注定隻能成為一個草頭王,根本沒有機會發展成為和刑天軍相匹敵的對手。
李自成在西安府倉促稱帝,明麵上是手下人的勸進,其實說白了還是因為他心中和肖天健在賭一口氣,八年前肖天健在鳳翔府一帶起兵的時候,他李自成已經是高迎祥麾下響當當的八隊闖將了,甚至於可以說已經成為了獨領一方的義軍首領,在各路義軍之中都算是數得著的人物,當時碰上肖天健的時候,肖天健不過隻是一個手下擁有區區千把人的小頭領,可是現如今肖天健卻發展成了一個龐然大物,他卻隻能在陝西這塊窮鄉僻壤之間來回折騰,始終被肖天健壓著一頭,靠著仰肖天健鼻息過日子。
李自成的野心很大,但是現在卻自認為運數不好,當聽聞肖天健要在南京城登基稱皇,建立什麼大中朝的時候,他便惱怒異常,為了爭一口氣,於是便假惺惺的在手下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所謂勸進之下,慌慌張張的在打下西安府之後,也搞了一出寒酸到了極點的登基稱皇的鬧劇。
但是雖然他在西安府登基稱皇,可是他自己也很清楚,他這個所謂的大順皇帝是有很大水分的,論實力他根本就不是肖天健的對手,而且眼下中國境內可供他發展的空間除了陝西一帶之外,幾乎沒有他擴張的餘地。
所以在他登基稱皇之後,和手下諸將商議了一番,決定將勢力繼續向西發展,最起碼控製住陝西大部,今後一旦和肖天健反目的話,他大不了朝西邊跑,在西北之地占據一片地方,繼續當他的草頭王。
可是讓他非常不痛快的是在他登基不久,便得到消息,暫時定都南京的那個肖天健昭告天下,宣稱不承認他這個大順皇帝,並且詔令他停止一切軍事行動,等候被大中朝軍隊整編。
肖天健的這份詔書真是徹底氣壞了李自成,對於這份詔書,其實就可以看做是肖天健徹底和他反目的一份宣戰書,在李自成看來,他這個大順皇帝名不正言不順,他肖天健的那個大中皇帝的身份,同樣也是名不正言不順,憑什麼他就可以昭告天下不承認他這個大順皇帝的身份?還大言不慚的說要令他接受整編呢?
所以李自成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頓時便火冒三丈,拍案而起,指著東方南京的方向破口大罵肖天健不是個東西,忘了早年他肖天健在他李自成手下“俯首帖耳”聽他調遣的時候,現如今他坐大了,便開始對他發號施令,這口氣他李自成是無論如何也都咽不下的。
於是李自成以牙還牙,也煞有介事的發詔,稱肖天健才是偽皇帝,而他李自成才是真正的真龍天子,證據是他在漢中挖出的那塊寫著“十八子主神器”的石碑,而肖天健狗屁不是,他絕不會聽從肖天健的什麼命令,並且宣告大中國今後便是他大順國的敵人,他必將和肖天健勢不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