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大中天工全書(2 / 3)

這裏麵便牽扯到了專利法的問題,肖天健在工部提出,要建立一套相對於比較完善的專利保護的法令,也就是編纂出中國第一部專利法。

通過專利法,讓各地工匠申請專利,凡是申請了專利的工匠,他們的技藝都可以得到保護,不管是朝廷今後用到他們的專利,還是個人用到他們的專利,都要給這些專利擁有著提供一定的補償,使得他們可以從中獲得利益。

另外肖天健還提出,各地官府要盡可能為這些掌握著高超手藝的工匠們,提供保護和支持,幫著他們擴大生產能力,更好的將這些難得的手藝保護和傳承下去。

但是前提是這些工藝手段的掌握者,必須要將他們所知的工藝手法詳實的記錄下來,保存在工部的專利局之中,今後一旦他們因為各種原因,失傳了這些手藝,而工部還能通過保存的記錄,將這種失傳的工藝手段複原出來,繼續傳承下去。

這種事情肖天健提出來之後,工部便開始著手辦理,但是對於很多官吏來說,覺得肖天健這麼做有點小題大做,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工匠也是他肖天健的臣子,現如今朝廷要編纂一套全新的《大中天工全書》,那麼這些工匠們便有義務貢獻出他們的手藝。

至於什麼專利保護,這個時代的官員還有普通人,都根本沒有一點這方麵的意識,更談不上主動保護了,而肖天健提出什麼專利保護,在他們來看,根本就是多此一舉。

許多人認為,隻要皇帝要的東西,去找工匠們要就成了,何必要再給他們拿錢,還要保護他們的利益?誰要是不肯交出來的話,隻需要將他們拘來,一通板子下去,諒他們也不敢不說。

但是肖天健卻在工部說的明白,這件事隻能采用柔和的手段來辦理,決不許各地官府,為了搜集這些工藝手段,便對那些掌握著這些技術的工匠們輕易動粗用強,雖然這麼做短時間可以將很多工藝技法收集整理出來,但是對於長久來說,卻並不利於繼續讓工匠們發揮他們的積極主動性。

而且這套《大中天工全書》將會作為一個開放的書庫,每隔幾年時間,便要對各個行業進行重新整理補充,將各種新創造出來的工藝補充進去,不斷的進行完善。

當然這套《大中天工全書》也不會作為公開刊印發行的書籍上市銷售,而是作為技術資料放在工部之中作為技術儲備,隨時可以備查,否則的話就等於把許多技術都給公開化了,如果都是中國人采用的話,倒還不成什麼大問題,好歹肉爛都在鍋裏麵,可是隨著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發展,一旦公開的話,許多技藝便會被流傳出去,這不就等於自斷中國人的財路了嗎?

肖天健知道後世很長時間裏中國人根本不知道技術壁壘的問題,即便是到了現代,中國的許多部門還不知道什麼專利技術保護的問題,別的不說,就單說狡猾的小鬼子,就從中國弄去了不少的古老技術。

比如說宣紙這一項技術吧,二戰之後日本人本來早就覬覦中國的宣紙製造技術,從清朝的時候便想盡辦法想把宣紙製造技術偷回去,但是卻一直沒有成功,七十年代的時候,日本人派出商團來中國,本來是想要談和中國合作生產宣紙的問題,結果有些中國官員,居然傻乎乎的帶著小鬼子到宣紙廠裏麵參觀,事無巨細的將整個宣紙的生產流程都讓小鬼子看了個通透,結果小鬼子高興的屁顛屁顛的便回了日本,合作生產的事情也自然不提了,沒多久日本工業化生產的宣紙便投放了市場,而且恬不知恥的稱中國的宣紙第一,日本的宣紙第二,但是日本的宣紙產量卻遠超過中國。

還有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帶頭為了防治瘧疾研製出來的青蒿素,中國人不知道自我保護,按照狡猾的外國人的要求,開什麼學術研討會,以政治任務的要求,讓屠呦呦把整個青蒿素的研製公開,結果是中國人自己沒有申請到青蒿素的專利,卻讓外國人把青蒿素的專利給申請了去,用來大批生產大發橫財,但是作為發明者的屠呦呦卻對此沒有專利權,白白讓外國人大發橫財。

這樣類似的事情在中國後世發生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而這種事情在這個時代,肖天健是絕不會再輕易讓它們發生了,所以在整理收集這樣的技術的時候,肖天健最先考慮的便是技術保護的問題,不單單要保護技術擁有者的利益,而且還要保護這些技術不能輕易的便被外國人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