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起身跟著邵媽媽出去了。
吳蘇在這邊也不停,幹脆叫金鍛去,將跟著自己出嫁的另外幾個陪房,全都是吳二太太的人,全都給分派到了莊子上去,不能做管事,每家人派一樣活,好好幹的就留下,不好好幹的就賣了。
又叫白葛進屋,素琴之前在屋裏的活,就她來做。
三兩下的,就將礙眼的人處理了。而且還非常的快。吳蘇自己都是訕然,自己一直都知道,自己要處理這些幫著吳二太太監視自己的丫鬟陪房其實很簡單,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之前就是沒動手。
邵媽媽去了一會兒就回來了,滿臉都是笑容:“大奶奶可算是想通了,這幾個實在也該處置處置了,省的幹著違背主子的事,還做著輕鬆自在的活。”
吳蘇笑,又道:“邵媽媽,你給我在這個院子找兩個利索的媳婦,今後要跟著我出門的,那種潑辣一點的。”
邵媽媽忙躬身:“是。”
處置完了,齊奕也回來了。吳蘇就叫丫鬟去讓廚房燒水,收拾東西,因為是行了遠路回來的,這一天的下午,一直都在收拾。
第三天,聽說吳梁瑜沐休,齊奕和吳蘇又回了一趟娘家,解釋了一下這一次去蘇州的事情。
吳二太太依然是病著,聽他們回來了也沒見。吳蘇處理那幾個陪嫁丫鬟和陪房,顯然消息已經到了吳二太太的耳中了,隻不過吳二太太現在對吳蘇已經掌控不住了。
吳梁瑜依然還是那樣子,盡管各種事情不順心,不過還能保持著那份儒雅和持重,當然,吳蘇很清楚,父親這是在外麵這樣,真正見了吳二太太和被休回家的吳釵,父親是什麼樣子真的說不準。
邵媽媽辦事利索,很快的就找了兩個媳婦子,一個叫古賈氏,一個高遠家的。應了吳蘇的要求,找的是那性子比較潑辣的。
兩人進屋來給吳蘇磕了頭,吳蘇就吩咐,今後跟著自己,出門或者什麼的,自己身邊一般帶兩個丫鬟,今後你們就跟著,有什麼吩咐隻管照著做。
這兩個媳婦的男人都是在齊奕這個院子做事的,邵媽媽特意挑的,這些人既不是大老爺的人,也不是大太太的人,隻能說是齊家的家生子,不太出頭的那種。
他們下人也是一樣,在哪個房院,就希望哪個房院的主子能管點事,之前吳蘇兩耳不聞窗外事,這些個下人也就隻能是熄了那些上進的心思,老老實實做事。如今吳蘇這樣子一安排,顯然是要管事了,有那個上進心,想要爭一爭長短的,自然是高興。
兩個媳婦急忙的磕頭答應了出去,今後無論吳蘇走哪裏,就跟著。
這也是選自己身邊的人,吳蘇現在沒管事,自然不需要多少婆子,不過現在沒管事,不等於將來不管,將來要管的時候,那人手也不是憑空就跳出來了,是要現在就開始培養的。
……
老太爺給齊嫣選婆家,就不會像大太太那樣千挑萬選,恨不能把全天下的人都挑一遍,老爺子很快就給齊嫣看好了一門親事。自己覺著合適,誰也沒問,就給人家下了個請柬,請過幾天來府裏做客。
準備把人請來,把意思透露透露,如果人家同意,就派個媒人上門去。
多簡單!
老爺子叫下人送走了請柬,捋著胡子挺得意的,這麼簡單的事情,給幾個娘們辦,就鬧得天翻地覆!閨女拖到了十八歲還嫁不出去!
所以說娘們隻能生孩子,其他的一點用處都沒有!
老爺子翹著胡子背著手出門去了。
他看好的這一戶人家,是城東的程家。
程家的二爺叫程思鵬,也是個從小打架鬧事的主兒,跟齊奕沒少打架,不過後來和齊奕的關係還不錯,齊奕走得那三年,程思鵬還經常的來打聽打聽什麼時候回來。
程家是做茶葉和瓷器生意的,而且生意做得很大,每年他們都有一艘屬於自家的船出海,帶著這些東西去外埠,回來的時候帶回來不少外埠的東西。
聽說每年走這一趟船,就能掙好幾萬兩銀子。
當時,利潤大風險也大,出海翻船的事情三五年的就會出一回,程家也折進去兩三個子孫了。翻船是大事,還有出去被人打砸搶什麼的,這些都算是小事了,幾乎年年發生。
程家在宣城不算是門戶很大的,主要是沒多少旁支,不像齊家這樣人口龐大,但是程家家底厚,在宣城也絕對是不容小覷的一戶生意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