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弘光登基
南京朝房內,一幫大臣吵的不可開交。“本官認為惠王和桂王是先帝的皇叔,惠王仁德,桂王賢明,可以從他們兩位當中選一位繼任大寶。”刑部尚書劉之璐說道。
“我覺得應該推薦桂王,桂王在衡州擁兵十萬,剛剛還打敗了張獻忠,隻有他和永明王才能重振大明,我覺得他是最好的人選。”史可法說道。
其他官員聽了不斷點頭,馬士英說道“這桂王遠在衡州,距南京千裏之遙,聽說著桂王身體不好,世子身體也不行,為了大明江山,我覺得還是立福王。福王正在壯年,可以勤勞國事,況且他就在南京。我覺得福王是最好的人選。”
“不妥,一旦立福王,他會不會翻神宗時的‘擊廷’和‘紅丸’兩案?我覺得還是潞王是最好的人選,潞王氣質雍容華貴,有帝王之表,他就在距離金陵不遠的淮安。”吏部尚書高弘圖說道。
眾人一聽覺得有理,又紛紛點頭。史可法急道“桂王年老,不是還有名震天下的永明王輔佐嗎?永明王文武雙全,他的才能大家都有目共睹,說一句大不敬的話,即使桂王有一日龍禦歸天,永明王繼任也是我大明之福。”
大家聽了又覺得史可法說的是長遠之計,又紛紛點頭。連鳳陽巡撫路振飛都覺得這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他看好的就是周仁遠。
“這樣吧,咱們回頭再議一議,大家寫封信給桂王,惠王和潞王,看看他們的意思如何?要是他們幾位王爺都沒這個想法,咱們不是瞎議嗎?”馬士英說道。
“對啊,馬總督所言極是,咱們得先看看幾位王爺的意思再做決定。”盧九德說道。
等眾人散去,馬士英剛回到驛館,盧九德就上門來了。“馬總督,咱們畢竟和永明王有過一段交情,咱家今日看你怎麼推薦福王啊?”
“盧公公,你呀,還是心思太簡單了。”馬士英喝口水道,“我承認永明王是我大明不世出的一代英王,可是你曾想過如果桂王繼任大寶,誰掌握朝廷大權?”
盧九德遲疑道“您是說永明王殿下?”“對嘍,我聽說現在衡州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永明王做主,如果桂王登基,還不是等同於永明王登基?我問你,依你的了解這永明王和先帝比起來如何?”馬士英接著問道。
“這個嘛?”盧九德想了一會兒,小聲說道“先帝比不上永明王。”
“就是嘛!”馬士英一攤雙手道“永明王在衡州實行官紳一體納糧,對祖製視若罔聞,他呀,不知道還會幹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來。你想,他一旦掌了天下大權,這滿朝文武還會有好果子吃?我給你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先帝殺了不少大臣吧,我敢斷定,永明王一定能登基,會殺更多的大臣。難道你想看到這南京血流成河?”
盧九德被他一嚇,連忙說道“還是馬總督高瞻遠矚,咱家領教了。”
當天晚上,一個人前來驛館拜訪馬士英,馬士英一看,驚呼道“阮翁,您怎麼來啦?”來人正是以前的閹黨,被罷官在家的阮大铖。
“瑤草馬士英的字,你來南京,怎麼也不來見我?”阮大铖坐下說道。
“阮翁,我這不是剛到南京,為這立新帝的事情煩心嗎?”馬士英親自為他倒了杯茶說道。
“立新帝?”阮大铖眼睛一亮,趕緊問道“你們要立誰?”
“唉—現在人選頗多,有惠王,桂王,潞王和福王四位人選,大家都各自推薦說的都有道理,一時之間恐怕定不了的。”馬士英歎口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