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翻雲覆雨手
就在李岩和紅娘子逃離大營,前往衡州的時候,周仁遠率領鄭成功指揮百艘戰船沿著長江東下了。這上百艘戰船都已經配上了最先進的火炮,能打上七八裏地。其實他這次就帶上了三萬水師,號稱十萬。
周仁遠和鄭成功的指揮艦上飄揚這兩麵旗幟,一麵繡著大大的“明”字,另一麵繡著大大的“湘”字。周仁遠身穿一聲金甲,站在甲板之上,意氣風發地對鄭成功說道“成功,多虧你這一年多來為我建造了這麼強大的水師。”
鄭成功笑道“四哥,這是小弟應該做的。這湖廣的士兵都是好兵啊,團結,不怕死,假以時肯定能成為我大明戰力最強的軍隊。”
“是啊,我荊楚自古人傑地靈,民風彪悍,我能建立這樣的軍隊,真是三生有幸。”周仁遠讚同道。
金陵的弘光帝朱由崧聽說周仁遠真的率軍西來,嚇的不知所措,連忙召集眾臣在大殿商議。
“都是你們兩人,做了如此卑劣之事,才會引的湘軍前來!”朱由崧坐在龍椅上大罵馬士英和阮大铖。
馬士英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他現在已經明白刺殺桂王肯定是阮大铖安排的,可是自己隻是聽他隨口提了這麼一句,自己可沒參與此事啊。
阮大铖此時也如泄了氣的皮球,現在金陵城裏對他的聲討是天天有,尤其是那些“複社”的士子,經常聚集在他家門口,破口大罵,搞的自己差點連門都出不了。
阮大铖原本就與“複社”的關係很僵,因為這“複社”的成員很多是東林黨,對自己這個閹黨是深惡痛絕,恨不能扒了自己的皮。所以自己一定要掌權,好打擊這幫人,讓自己喘口氣。
這“複社”是已經病故的大學士張溥倡導建立的,當年他看到魏閹作亂,士林萎靡,人心節操低劣。於是主張複興古學,以求凡是讀書人應該品行高潔,不畏權貴,打破門戶之見,向古人學習。《五人墓碑記》就是他的大作。在他的倡導下,參加複社的成員高達兩千多人,影響力頗大。這也正是阮大铖忌憚複社的地方。
“對了,朕今日怎麼沒見到呂大器呂愛卿啊?”朱由崧看馬士英和阮大铖都不說話,想叫呂大器挑這個頭。
“回皇上,呂大人已經辭官了!”吏部尚書高弘圖啟奏道。
“什麼?呂愛卿辭官了?朕怎麼不知道這件事?”朱由崧問道。
“呂大人的辭官奏章不是三天前皇上已經應允了嗎?”高弘圖奇怪道。
朱由崧一下子就明白了,肯定是馬士英和阮大铖瞞著自己私底下自作主張批了同意的奏章。
“又是你們做的好事!”朱由崧咆哮道。他心裏真想狠狠地處罰馬士英和阮大铖,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帝位是他們倆力挺自己才做上了皇位,其他大臣當初都不願意立自己為帝。
想到這裏,朱由崧歎了口氣道“馬士英,阮大铖,如今湘軍東進,你們去向辦法解決此事吧。如果你們想不出來,朕隻有把你們兩個交給永明王了!”
散朝之後,馬士英和阮大铖在朝房裏愁眉不展,“洞海兄,都是你做的好事!我可是無辜的,我是沒轍了。你自己想辦法吧!”馬士英垂頭喪氣地說道。
“哎喲喂,我的首輔大人。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用?咱倆還是趕緊想辦法,讓永明王退兵吧。”阮大铖急道。“否則,我倆真的要被交給永明王,人頭落地了!”
就在馬士英和阮大铖一籌美展之際,呂大器的府內,高弘圖真在拜訪已經辭了官的呂大器。
“呂兄,為了金陵百姓,你想想看,現在能在永明王麵前說的上話的都有誰?”高弘圖問道。
呂大器掰著手指頭,苦思冥想。“惠王,不行,他是桂王的兄長。吉王,沒打過交道,周王,欸———我找到一個能和周王殿下說的上話的。”呂大器欣喜道。
“怎麼和周王殿下扯上關係了?我說的是永明王!”高弘圖不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