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妥協是門藝術(2 / 2)

“皇上,殿下說的在理。一旦他們再為禍百姓,那都是朝廷的責任了啊!”史可法也勸說道。

“好吧,就如你們所說。馬士英罷官,其餘眾人明正典刑,昭告天下,以示警戒!”朱由崧妥協道。

“王兄,我還有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希望史大人繼續督師,但不是去淮陽,而是去徐州。”周仁遠說道。

“哦?怎麼個說法?”朱由崧問道。

“韃子要南下,必先攻打山東。然後經山東渡江南下,這徐州是江南的門戶,一定要在那裏布重兵防禦。”周仁遠說道。

“拿地圖來。”朱由崧吩咐道,盧九德趕緊取來地圖攤在了書案上。

史可法看了看地圖,說道“殿下分析的極是,臣在淮陽時就已經覺察韃子已經對山東蠢蠢欲動。看來韃子要對我們動手了!”

“可是朕派出的使團還在京師和韃子和談啊,韃子會這麼無恥?”朱由崧問道。

“那使團可有消息傳來?”周仁遠問道。

“這—好像斷了音訊多日了!朕也納悶了,談得攏或談不攏總得有個結果吧,怎麼音訊全無?”

“那就是了,事不宜遲,韃子肯定要南下了!史大人,這次我帶來了衡州造的新式火銃四千條交付於你,子彈你們加緊造。希望這批火銃能派的上用場。”周仁遠說道。

“多謝殿下!臣正愁火器缺乏呢,有了殿下這四千條火銃,猶如雪中送炭啊!”史可法感激道。

“四弟,真是太謝謝你了!不知朕有什麼可以回報你的?”朱由崧也說道。

“都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隻是希望王兄能答應我,我走的時候能帶走一些讀書人。”周仁遠說道。

“不就是一些讀書人嗎?哈哈,沒問題。”朱由崧笑著說道。“另外朕給你一份大禮,湖廣現在除了四川,其餘的湖北,湖南,廣西都聽你的號令。這樣吧,四川距我山高路遠,對你來說卻身在咫尺。朕下道旨意,封四川總兵秦良玉為太子少保,以後讓她聽從你的號令!”

周仁遠聽了不禁對朱由崧刮目相看,自己掌握湖廣不假,可是四川的秦良玉奉朱由崧為正統,自己的手伸不進四川。如果四川能聽從自己的號令,那麼西南就可以連成一片。自己成了名副其實的西南王,從而在戰略上自己就可以重新布置。

於是他感激道“多謝王兄!這樣,我再留五十艘戰船給你們,由一名參將率領,也好在長江口遊弋警戒。危難之時也好出把力!”

“啊呀,皇上,這可太好了!我們就缺戰船,殿下正是大方啊!”史可法在燕子磯看到湘軍水師,早就眼紅的不得了。聽周仁遠願意留給他五十艘戰船,心裏是開心的冒泡了。

朱由崧不懂軍事,不知道這五十艘戰船對整個長江防線意味著什麼,但是聽史可法是嬉笑看開,當即也說道“還是四弟想的周到!”他其實叫四川秦良玉聽周仁遠的號令,也是做個順水人情。秦良玉再怎麼忠誠,可她已經年老,而且遠在四川。要出川必定要經過湖北,湖南,那裏早就成了周仁遠的勢力範圍。四川遲早是要被周仁遠掌控的,還不如大方一點送給周仁遠,以示自己的慷慨。

接著仨人又在地圖上謀劃許久,沿著長江布置了幾道防線,以備不時之需。

等史可法和周仁遠出了禦書房,看到路振飛在廊裏站著呢。周仁遠和路振飛對望了一眼,便匆匆離開了。路振飛進了禦書房,剛想開口為馬士英求情,朱由崧一見他說道“路愛卿,你來的正好。這裏有份旨意,你去辦吧。”

盧九德隨即遞給他一道聖旨,路振飛一看,心裏道“得,我這還沒開口,皇上早就把事情給辦妥了!”

三日後,當金陵百姓看著閹黨餘孽一顆顆腦袋落地,爆發出陣陣歡呼聲。而馬士英帶著幾分落寞,幾分欣喜走出了刑部大牢,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在街上蹣跚著,身後是自己孤獨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