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隆武監國(1 / 2)

第一百五十七章 隆武監國

公元1645年六月,福州,鄭芝龍召集鄭成功,鄭鴻逵還有其他將領在總兵府內議事。

“大家都說說吧,如今弘光皇帝被清兵俘獲,弘光朝已經滅亡了,這大明總要立個新主號召天下的吧。”鄭芝龍說道。

“不知大哥可有好的人選?”鄭鴻逵問道。

“父親,我反對另立新主。”鄭成功起身說道,“如今凡是立主的話,馬上會成為韃子的進攻目標,不如忍耐一段時間為好。”

“森兒啊,為父知道你想擁立永明王為帝,可是他在衡州遲遲不肯自立為帝,大失天下人心,你叫為父怎麼還能等下去?”鄭芝龍說道。

“可是父親,永明王殿下不肯自立為帝,實在是因為如今他羽翼未豐,實力尚不足與韃子決戰。還請父親三思啊!”鄭成功勸解道。

“還要等?等到什麼時候他才算是羽翼豐滿?實話告訴你們,福建巡撫張肯堂、禮部尚書黃道周已經和我通過氣了,他們兩位大人希望我能支持唐王朱聿鍵稱帝,號召天下抵抗韃子。”鄭芝龍朗聲說道。

“可是大哥,這唐王是個廢王,如何能號召天下?恐怕天下百姓不認啊!”鄭鴻逵擔憂道。

“咱們福建和兩廣,如今隻有這麼一個藩王,哪裏還有更好的人選?再說,隻要我們支持他,福建和兩廣誰敢不從?”鄭芝龍不以為意道。

“可是父親,您可曾想過,一旦唐王稱帝,韃子必定揮師南下,我福建和兩廣能夠抵擋住韃子的鐵騎嗎?這弘光朝就是前車之鑒啊!”鄭成功問道。

“這個嘛———”鄭芝龍思索片刻道“就算咱們在陸地上打不過韃子,但是咱們有這麼多的戰船,萬一抵擋不過,還可以退去海上,我可聽說韃子沒什麼水師。”

眾人聽了覺得鄭芝龍說的有道理,自己是海上發家的,大不了在海上和韃子遊鬥嘛。

鄭成功見自己勸說鄭芝龍無效,隻得歎口氣,坐在那裏不出聲。

“好啦,就這麼決定了,我們福建水師會支持唐王登基!”鄭芝龍最後決定道。

福建泉州南安,已經辭官回家的洪承疇在自己的家裏接待張肯堂派來的使者。

“什麼?張巡撫要請我出山,擔任兵部尚書?”洪承疇問道。

“是的,洪老大人。我家大人說洪大人知兵事,頗有儒將之風,還請大人出山,為大明再次出力。”來人躬身說道。

“你們是要支持唐王登基,那其他大臣還有誰支持他的啊?”洪承疇問道。

“主要是南安伯鄭芝龍、靖虜伯鄭鴻,禮部尚書黃道周和我家大人。”來人回答道。

“鄭芝龍?鄭鴻逵?”洪承疇聽了一陣咳嗽,“你家大人糊塗啊,這鄭芝龍喝鄭鴻逵是何許人也?他們都是福建一軍閥爾,要是唐王稱帝,恐怕得和金陵弘光朝一樣,朝政要被掌控在他們手裏的。你回去告訴你家大人,天下沒有哪個軍閥是位大明天下著想的,還請他三思而後行。老夫就不出山了,就在這鄉間渡過餘生了!”

來人見洪承疇很是堅決,隻得無奈告辭。回去把洪承疇的話給張肯堂說了一遍,張肯堂苦笑道“我也知道,可是福建的軍隊全掌握在鄭家兄弟手上,沒有他們的支持,何來抵抗韃子一說?既然洪老大人不願出山,就隨他去吧!”

六月十七日,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監國,改福州為天興府,封鄭芝龍為南平伯兼兵部尚書,鄭鴻逵為靖安伯,黃道周為禮部尚書,張肯堂為吏部尚書。朱聿鍵決定禦駕親征,準備收複江南,一時之間,江蘇,安徽,浙江群情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