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劍指金陵
清順治二年,公元1646年的四月,周仁遠在武昌隆重地迎接孫承宗和洪承疇一行。武昌城內的百姓見士兵穿著鮮亮的盔甲護衛著周仁遠出行,陣仗極其隆重,紛紛議論道“今天是誰來武昌啊?怎麼攝政王要親自出城迎接?”邊上的百姓說道“你還不知道啊?是孫承宗孫閣老和洪承疇洪大人來武昌啦!”旁人紛紛驚訝道“他倆可是三朝元老啊,如今都來了武昌,看來咱們武昌是天下歸心,人心所向啊!”
“那是!你們也不看看如今咱們湖廣,官軍紀律嚴明,官員盡心治理,百姓安居樂業!這都是攝政王殿下的功勞啊!”百姓交口稱讚道。
洪承疇和孫承宗下了馬車,一看周仁遠正領著護衛在城門口迎接他們,趕緊上前躬身拜道“老臣參見攝政王殿下!”
周仁遠一手扶起洪承疇,一手扶起孫承宗,笑著說道“兩位老大人不必多禮,我們都是老相識了!兩位車馬勞頓,請先在我給兩位安排的住處休息片刻,然後再一同去拜見皇上。”
周仁遠領著兩人來到武昌城為他們修建的府邸,兩座府邸相鄰。孫承宗和洪承疇兩人安頓好家人,便和周仁遠一道去了皇宮,這皇宮就是原先的楚王府。自從朱慈烺稱帝後,周仁遠便帶著王婉婷和聶芷若搬出了楚王府,在楚王府附近買了一所宅院居住。
本來朱慈烺是想專門為周仁遠修建一座王府的,但是周仁遠說怕勞民傷財,自己對居住的要求不高,便找到一處宅院。宅子的主人一聽說是周仁遠要買,本來是想送給周仁遠的,但是周仁遠不同意,按照市價買了下來。可是誰知張嫣聽說周仁遠要搬出楚王府,也說要隨周仁遠搬出來。
這下朱慈烺和文武百官傻了眼,如今張嫣已經是懿安皇太後了,不和朱慈烺,袁貴妃等在楚王府居住,怎麼隨著攝政王一家居住?這於情於理不合啊!
張嫣的解釋是,朱慈烺已經長大,馬上十六歲了,不久就要到了娶皇後和妃子的時候了。本來楚王府就不大,一旦朱慈烺成婚,皇後和皇妃肯定要占據宮殿分開居住。為了以後的麻煩,自己還是搬出去居住為好。至於袁貴妃,要帶朱慈炯和昭仁,這兩個可是朱慈烺的弟弟妹妹,年齡尚小肯定要在宮裏居住,而朱嫩娖則是長公主,沒有嫁人還是要待在宮裏的。
眾人一聽確實是這麼個理,這楚王府已經沒有地方再重新修葺宮殿,隻好同意了張嫣的提議。周仁遠隻得在自己的後院為張嫣準備了一個房間,王婉婷嘀咕道“這叫什麼事啊?”聶芷若挺著大肚子,不以為意道“皇太後願意和我們一起住,就讓她住唄,她孤身一人該多寂寞啊!”
王婉婷看著聶芷若的肚子既是羨慕又是妒忌,說道“你啊,真是有了身子後,腦袋變得麻木了。這皇太後打的什麼心思,你不知道,我可知道。”
聶芷若奇怪道“妹妹,你說皇太後打的什麼心思?”
王婉婷一撇嘴道“你自己去想吧!”
周仁遠領著孫承宗和洪承疇來到楚王府,拜見朱慈烺道“老臣拜見皇帝。”說著就要下跪。
朱慈烺趕緊阻止道“兩位老大人年事已高,就不要這麼多虛禮了!朕很欣慰啊,終於把兩位接回了武昌。還是攝政王想的周到啊!”
周仁遠說道“皇上,孫閣老和洪大人是國之柱石,我可不希望他倆受到什麼損傷。”
朱慈烺笑道“四叔所言甚是,希望二位老大人在武昌好生生活,輔佐朕和四叔重振大明,收複故土!”
孫承宗說道“皇上,如今老臣已年過七旬,早已如塚中枯骨,皇上怕是要失望了。”
周仁遠說道“我看孫閣老精神矍鑠,那薑子牙八十才拜相輔佐文王,孫閣老的年紀可比薑子牙小多了。”
孫承宗無奈道“也罷,老臣就再為我大明出把力吧。”
“好,好。孫閣老如此一說,朕心裏可就安心多了,至於孫閣老任何官職,過兩天再議吧。”朱慈烺說道。
“皇上,至於洪大人的任命可刻不容緩了。”周仁遠說道。
“哦?四叔為何如此說啊?”朱慈烺問道。
“四川總兵秦良玉秦太保已經年過六旬,如今鎮守西安,疾病纏身,她已經上書朝廷,希望朝廷派人替她駐守西安!”周仁遠說道。
“秦太保功在社稷,如今年老多病,實在令人惋惜。四叔的意思是想讓洪大人接替秦太保駐守西安?不知洪大人可願意啊?”朱慈烺問道。
洪承疇躬身道“老臣致仕多年,雖有心殺敵,怕是川軍將領不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