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隻願做平民(2 / 2)

朱慈煥聽了不再言語,低頭喝起了悶酒,氣氛有些怪異。

周仁遠急忙舉起杯說道“胡老先生,慈煥與您感情深厚。既然他這麼說,你也不用勉強,就稱呼他為元兒吧。這說明慈煥不是忘本之人,來,來,為了今日重逢,喝一杯!”

胡真尷尬地舉起杯道“殿下說的極是,來,喝!”

四人在怪異的氣氛中用完了晚飯後,胡真悄悄拉著胡嬌蓮去了後院,正堂裏麵隻留下周仁遠和朱慈煥二人。

“慈煥,你是不是有話要對我說?”周仁遠打破沉默道。

“四叔,您是不是這次要把侄兒帶回金陵?”朱慈煥反問道。

“怎麼?你不想回去,不想見你的兄長,姐姐和弟弟妹妹?”周仁遠很驚訝。

“我想見他們!無數次在夢裏,我經常能夢見他們,還有父皇和皇後,貴妃娘娘,可是我卻快記不起我母妃的樣子了?”朱慈煥失落道。他的生母是最受崇禎寵愛的田貴妃,田貴妃去世的時候,朱慈煥才九歲。

“嗯,那你為何不去金陵找我們?”周仁遠問道。

朱慈煥沉默片刻道“去了又如何?還是要住在四麵高牆的皇宮之內,可是已經沒有了父皇和母妃。然後成人後,被封到一個地方做藩王,繼續被四麵高牆給圍住,整天讀書嗎?一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才能見上一次皇兄,皇姐和慈炯昭仁?等皇姐出嫁了,慈炯再被封做藩王,皇宮裏還有誰?到時我一輩子都怕見不到慈炯和皇姐了,再等到昭仁出嫁,我們兄弟姐妹雖同在大明,可是卻相見無期。”

周仁遠被朱慈煥的連珠炮式的發問給整蒙圈了,口吃道“慈煥,你———你———”

朱慈煥苦笑道“四叔,你是不是覺得很奇怪?經過這麼些年在民間生活,侄兒才明白親情的可貴。可是皇家沒有親情,也許在皇宮裏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快樂的。可是長大後,兄弟姐妹各奔東西,老死不能互相往來,這哪裏還有親情。還比不上平凡人家,想見誰就見誰,想去哪裏就去哪裏來的自由呢。”

周仁遠恍然大悟,在封建製度下,皇帝對各地藩王控製的極其嚴格,不怕你花天酒地,胡作非為。就怕你和其他藩王互相往來,因為皇帝深怕藩王互相勾結,起兵做亂,威脅皇帝的地位。就算是親兄弟,不奉詔不得入京,更別說你想去哪個藩王那裏竄門走動了。

朱慈煥先沒了母親,再沒了父親。他不像朱慈烺,朱嫩娖,朱慈炯和昭仁都是周皇後所生,所以想法特別多。尤其這兩年隨著年紀的增長,熟讀史書,開始懂得宮廷的黑暗。尤其是朱慈烺登上皇位後,他便不想再去金陵。因為他擔心,一旦去認親,不久就會被遠遠的離開金陵到哪個地方當一名藩王。他寧願就和胡家父女一起生活,過些年娶了胡嬌蓮,平平淡淡地過完這輩子。

周仁遠開始理解朱慈煥的想法了,對朱慈煥來說自由最可貴。於是說道“慈煥,四叔能理解你的想法,真的。如果你確實不想去金陵,四叔尊重你的決定。不過我來問你,將來你靠什麼生活?”

朱慈煥驚喜道“真的嗎?我可以不去金陵?”然後接著說道“我可以去當私塾先生啊。不瞞四叔,我義父說等到了明年我十六歲就可以去當私塾先生了。”

周仁遠說道“可是你要知道當私塾先生收入微薄,這可比你在皇宮內的日子差遠了。”

朱慈煥苦笑道“四叔,日子艱苦能有我顛沛流離的日子苦嗎?能有天下大多數貧苦百姓的日子苦嗎?慈煥曾親眼見到多少大明百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我不願做一個藩王,我沒有能力像您一樣南征北戰,我隻願意做個普通的教書先生,為大明的子孫後代盡一點微薄之力的同時能為我義父養老送終。”

周仁遠肅然起敬,眼睛有些濕潤道“沒想到啊,慈煥,你還真是長大了!四叔很欣慰啊!你就和你義父一家好好生活吧,皇上那兒我會為你述說的,不會讓你去當藩王的。”

朱慈煥躬身道“多謝四叔成全侄兒!”如果說這個世界上能說動朱慈烺的,隻有周仁遠。

周仁遠向胡家父女告辭後,胡真對朱慈煥說道“元兒,你不後悔?”

朱慈煥朗聲道“元兒絕不後悔今日的決定。”胡真抹了抹淚道“真是個好孩子。”胡嬌蓮則拉著朱慈煥的手幸福地說道“元哥,我就知道你不會離開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