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塞外集結(1 / 2)

第二百四十章 塞外集結

早春四月,一支大明的騎兵將近兩萬人穿著鮮明的盔甲朝著山西大同前進,領兵的正是周仁遠。臨行之前,母親馬氏含著眼淚千叮萬囑希望他平安歸來,而王婉婷,聶芷若和金婉尹帶著朱慈爝,朱紅豆,朱紅芍依依不舍,尤其是尚在繈褓中的朱紅芍仿佛知道她的父親要遠征,不停大哭。

周仁遠也隻有強忍離別之苦,勸慰她們自己會平安回來的。他臨行前望著金陵城,心裏隱隱有一種不祥之感,但是很快這種感覺就被將士們的滿腔豪情給蓋住了。

“收複蒙古,這連太祖爺都沒有做到啊,如今咱們兄弟趕上了好時候,說不定能流芳百世呢!”參將於三對著身旁的於航說道。

身旁的於航笑道“三哥,你還想流芳百世?做你的千秋大夢去吧,要流放百世的除了攝政王殿下,還能有誰?”

於三笑道“咱們兄弟這不是也占了攝政王殿下的光嗎?不能流芳百世也可以光耀門楣不是?郡王爺,您說是不是?”

騎在前頭的李定國聽了笑笑,沒有回答。心裏道“是啊,這次收複蒙古自己還說不定真能流芳百世,這樣一來也不枉來此世上一遭了!”這次李定國作為副帥,心裏也是高興的很。這支騎兵是他征戰多年的老部下,周仁遠把他的部隊帶去蒙古,說明周仁遠最看重的還是自己,而於三和於航跟隨自己如今都當上參將了。想到這裏,他不免看了一眼身旁的周仁遠。

周仁遠此時正在馬上試著好久不用的大弓,不免好奇道“殿下,您不早就配上了火銃了嗎?怎麼還帶著這張大弓?”

“有什麼好奇怪的,我這張弓用起來順手。再說,你不也一直帶著你的寶弓嗎?”周仁遠盯著李定國身後的大弓笑道。

李定國哈哈一笑,摘下自己的大弓撫摸道“大家都說我是大明第一神射,其實啊第一神射這個稱號應該屬於殿下您!”

周仁遠搖頭道“定國兄此言差矣,我射箭靠的是臂力,走的是剛猛路子,而你就不同了,說起射箭的技巧,還是你當仁不讓啊!”

李定國聽了謙虛道“殿下謬讚,定國愧不敢當!”

周仁遠翻個白眼道“什麼謬不謬讚,我是實話實說,難道我會奉承你?駕———”說完周仁遠一甩馬鞭,騎馬跑到前頭去了。

李定國搖頭笑了笑,他其實心裏知道周仁遠對這個“天下第一箭”的稱號還是有些在乎的,不過周仁遠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半路出家,對於射箭是比不過自己的。但是他胸懷坦蕩,知道自己技不如人,正是這點李定國反而更加敬重周仁遠。

“稟報郡王殿下,後麵的步兵和火炮隊伍離我軍百裏地。”一名斥候騎馬跑過來稟報道。

“知道了,叫他們都悠著點,不要貪快,那些火炮可都是寶貝,別急著趕路,損傷了哪裏!”李定國叮囑道。

再說大同邊關,蒙古察哈爾部的阿布奈親自來到大同準備迎接大明來的部隊。他焦急地在總兵府裏走來走去,因為不久前他已經得到消息說準葛爾果然卷土重來,向科爾沁草原撲來。

大同總兵馬萬年在一旁說道“阿布奈王爺,你不要著急,我大明的軍隊馬上要開進大同了,你再等等!”馬萬年就是已故的秦良玉的孫兒,秦良玉亡故後,馬萬年襲了秦良玉的爵位,當上了大同總兵。這馬萬年如今雖然不到三十,但是出身在武將世家,父母在他幼年時都戰死在沙場,由秦良玉一手帶大,早晚耳提麵命,授予兵法,所以也成長為了一員良將,再說名揚天下的四川的白蠟兵都是自己祖母的老部下,鎮守大同一直兢兢業業,沒有出差錯。

“報,一支大明騎兵已到關口!”一名守衛急忙進來稟報道。

“哦?這麼快!快隨本總兵去迎接!”馬萬年趕緊整理好盔甲奔了出去,阿布奈一聽大喜也急著跟了出去。

他們登上城樓,隻見一支大明騎兵鮮衣怒馬,尤其是血紅色的披風特別紮眼。

“本將乃是大同總兵馬萬年,來將通名!”馬萬年在城樓上高喊道。

隻見騎兵群裏一名將領騎馬出來,高聲叫道“本將乃是衡州總兵沈鐵山,奉攝政王的軍令,在大同與殿下大軍彙合!這是兵部的調令!”說著從懷裏掏出一份駕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