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雙嬰齊降 天有異象(1 / 3)

咚咚咚……“爺爺,開門!快開門!趕快叫叫族長爺爺吧!村長爺爺和包爺爺打起來了,打得不可開交,就要出人命了!讓族長爺爺勸勸吧!”

……

“胖墩,你別管了!讓他們胡鬧去吧!族長爺爺說他年紀大了,沒精力管他們狗咬狗一嘴毛的爛事啦!”

胖墩是個小胖子,大名叫歸丹曉,四歲多的娃,聽到宗祠堂裏傳出的這句話,他也隻能無助的離開,趕緊往回跑!

村裏中心大街上,兩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在撕扯扭打著,掀起陣陣塵土……二人都是滿頭銀發,一個又高又瘦,姓李;一個又矮又胖,姓包。村民圍觀了一層又一層,沒有人去勸阻,因為沒有人勸阻的了!

按計劃,包家和李家都可以分到村裏的一套宅子,對僅有空閑的兩處宅子,兩家本商量好了以抓鬮來決定歸屬。但是,抓鬮完畢,見到結果,李家竟然馬上反悔,要求重新想辦法分配,包家自然不同意!兩家老爺子脾氣都大,道理沒講幾句就動起了手!

眼看天就要黑了。倆老頭打到沒了力氣,都坐在地上一邊大喘氣,一邊咳嗽著,衣服上滿是塵土,臉上、手上滿是血痕。接著就是有兩位婦人站在自家老頭子的立場上講著“大道理”,其實就是吐著髒話,一遍一遍互罵著對方不要臉……

天黑後,李家串聯了幾戶人家通過強硬手段贏得了勝利,他們把包家三口人都趕走,霸占下了村東頭的大宅子!李家之所以能笑到最後,用小胖子歸丹曉的話可以很好的解釋——村長爺爺,霸道的爺爺!

唐朝第二十代(武則天除外)也就是最後一個皇帝唐昭宣帝李拀(zhu),其為唐昭宗第九子,生母為何太後,初名李祚。唐天祐二年,梁王朱全忠見滅唐時機到,將唐朝朝臣殺光,天祐四年逼李柷禪位,自做皇帝,建國號“大梁”。唐王朝自此滅亡。李柷被逼迫上位時自知是做個傀儡皇帝,來日必被梁王所害,並會被斬草除根。為了給祖宗傳下香火,李柷“暗暗”寵幸身邊宮女,將一有孕者設千方百計秘密送出宮外,由一“包”姓忠奴守護。翌年,宮女誕下龍子。李柷17歲誕辰之日才得知消息,欣慰異常,隨之喝下梁王為自己準備的鴆酒,嘴角掛著一絲無奈的微笑駕鶴而去。梁王將李拀拋屍荒野,命國人禁止哭喪。相傳一年後,有包家後人撿李拀數根骸骨,於城外鳳凰嶺臨淵峭壁,葬之。

陝西省東平市南郊處有座小山村,名為井瓦村。村風質樸,風景如畫,背靠一座名為“淵留山”的宏偉山脈。這個村子裏原本隻有兩個姓的族人,一族姓李,一族姓包。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村裏漸漸有了其他姓的人家,比如張、歸、付、逄等等。

那是1980年開春的某天,村裏有兩個大齡年輕人要同時娶妻,兩人皆為三十九歲,分別叫李隆貞與包石浩。

李、包二人在井瓦村極為出名,他們同歲,各有兩個妹妹,作為家中同輩裏唯一的男丁,受到了長輩的溺愛。他們從小就調皮搗蛋甚至橫行鄉裏,不學無術還好高騖遠。兩人18歲生日是在一起過的,當把偷來的那瓶白酒喝光後,突然一起做了個決定:遠離家鄉,到外麵大城市裏闖蕩闖蕩,混出一番天地後衣錦還鄉,讓村子裏的人刮目相看。他們說走就走,隻不過,之後的20年裏,這兩人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二人的父母遍尋不得,焦慮成疾。李、包二人的妹妹們在此期間也都相繼嫁到他鄉,家裏各都隻剩下老兩口,甚是孤獨與淒涼。兩對老人每天都會不時地到村口望一望,讓人心酸不已,沒過幾年,老人們黑色的頭發已是掛滿了銀霜。

就在老人們絕望之際,他們兩家的兒子終於回來了。是一路要飯,九死一生般的熬回來了。那天,骨瘦如柴的李隆貞和包石浩匍匐在村裏的中心大街上,大聲呼喊著父母說兒子終於回來了!村民都出來看熱鬧,看這倆小子的樣子,別說事業成功與否,連起碼的溫飽都沒混上。兩家父母確認了是自己的兒子後,哭天搶地,一把鼻涕一把淚是百感交集。李、包二人可都是家裏的幾代單傳,背負著傳宗接代的重大使命,父母見兒子沒死,已是天大的驚喜,哪裏還顧得上數落與訓斥。各自接回家後,大魚大肉狠狠伺候了一番,在重溫親情的同時,也談起了這20年來經曆的點點滴滴。對李、包二人這些年經曆的總結,兩家長輩得出同一個結論:一塌糊塗、一敗塗地、一事無成!最主要的是竟然快40歲的人了,還未成家!

安排!趕快安排!找到鄉裏最好的兩個媒婆,馬上去給物色個好兒媳婦,記得特別是要找好生養的黃花大閨女!

可是,李、包二人的不著調事跡早已傳開,再加上39歲了遲遲未婚,別說本村的,就是臨村的姑娘也沒幾個願意的。選來選去,僅有兩個姑娘是合適的,並且姑娘家的長輩是不反對的。二人都來自隔壁村,一為張姓女,33歲,樣貌美麗,未婚,嘴啞,中度耳背,不善農活。另一為逄姓女,27歲,中下之姿,未婚,右腳跛,農活湊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