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東都洛陽
第二章東都洛陽隋煬帝時,定都洛陽。洛陽位於中原南部,居天下之中,交通便利,漕運居多而耕種較少,因此洛陽人民的衣著和見識都教其他地方要突出。正因洛陽當地人生活無憂,才使得大多人都處於享樂狀態,全然忘記已經慢慢逼近的危機。正當其它各地紛紛舉旗反隋時,這裏的人民卻每日把酒言歡,歌舞升平。
時以入夜,洛陽城中仍然熱鬧非凡。自洛陽城南門到北門,均有商販此進彼出,本來寬闊的青石板邊,大理石芯的城道被兩旁攤販擠的擁堵不堪。隻見兩旁茶坊、酒肆、腳店、肉鋪、當鋪、客棧、酒樓各式各樣,店中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等應有盡有,店頭懸掛市招旗幟,招攬生意,店鋪夥計在街頭伸直脖子爭相叫嚷,生怕對方搶了客源。街市行人過往甚多,玩煙火的小孩,問路的路人,爭執的店老板與客人,牽馬的行者,逛鬧市的居民,討價的屠戶,背負行囊的書生,手執印花帕的小姐以及城中袈裟陳舊的和尚。
人群之中雖有穿著樸素不雅,卻都沒有像站在包子鋪門前那個叫花穿著汙濁,那叫花頭發蓬亂幹枯將麵容整個遮住已然看不出年紀,個頭也隻有不到五尺,身子穿著竟是大了周身幾寸的戲袍,此時也不能算是戲袍,隻因天下或再也找不到這樣破爛的戲袍:從衣襟處破洞直到小腿,怕是給老鼠不知啃了多少次,原來黃色絲質袖口現已全成土灰,袖口下的那雙手與袖口的寬度極不相符,那手似乎連十分之一的袖口都不到。若說那人穿著襤褸卻不罕見,隻是他正好站在包子鋪門口,來往許多人都不願從這叫花身旁側身走過。盡管來往人群都要禁不住多看兩眼這極不合群的人,那叫花卻是視若無睹,仍呆呆的站在包子鋪口,似在出神。
包子店老板是個約莫四十的中年人,一撇八字胡顯得特別威武。隻見這人從店中走出,徑自拉起叫花的手,給他塞了兩個剛出籠的包子。隻是這包子比起小叫花的手大了許多,轉瞬的功夫一個包子就從他手中掉下,摔落在地。
這叫花扭過頭,向那中年人道:“謝老板。”然後撿起地上的包子快步走了。
那中年人愣了一愣,似乎沒想到這叫花會開口道謝,嗬嗬笑了一聲,轉身回屋。
叫花快跑了有百餘步,找到一個角落,便大口大口啃起包子。啃了幾口,抬頭望了望包子,似已吃飽,隻見那熱的哈氣的包子被他手捏以後赫然多了幾道烏黑的印記。那叫花望著包子好像發現了什麼有趣的事,哈哈笑了幾聲,然後使勁捏了捏,卻又忍不住嗚嗚哭了起來,或許是悲傷起了現在的處境。
過了一會兒,小叫花把手裏剩下的包子吃完,卻再也不似剛才生吞活咽,繼而摸了摸自己的肚子,這才走開。
深秋時分,星夜寂寥,樹葉都開始枯黃,唯護城河兩旁的楊柳依舊蔥翠欲滴,枝椏柔嫩倒垂下去,像極了美貌女子的垂鬢。風拂過處,樹梢隨之飄蕩,隨即落下幾片碧綠的葉子,緩緩沉下再不可見;偶有幾聲鳥叫,輕巧婉轉,悅耳悠揚,雖不知是什麼鳥但和這涼爽的天氣交相呼應,不由得讓人精神一振。
那小叫花似乎也受這天氣影響,原本緩慢的步調明顯加快,頭也漸漸抬了起來。他來到一家兩端掛著大紅燈籠的店旁,門外早已擠滿了人,大家爭相往裏,卻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小叫花似乎來了興致,低頭便從來來往往的人群胯下鑽過。人群中一陣叫罵。
待得進去店門,才看見屋內又是黑壓壓一片,前方台上有個青衣漢子手執折扇在講些什麼,台下不時傳來震耳欲聾的叫好聲。小叫花把耳朵湊過去,聽得旁邊兩人對話,一人道:“這呂布功夫很好,連劉關張三兄弟都打他不過。”另一人道:“功夫很好也不知多好,隻是床上功夫也定不賴。”這人道:“這話怎講。”那人道:“若不然,貂蟬願意死心塌地的追隨呂布?”這人恍然大悟,連連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