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這樣的偏僻村落,即使每一天都過得很是忙碌,即使賈訓總是想盡辦法將這個村子改善的熱鬧起來,可這村裏的地理位置,周邊環境,村落大小其實已經製約了很多可能,若是個一心往上爬的人,說不得早就想著怎麼離開這裏,怎麼去繁華的地方創造更多的財富了。
可是賈訓卻不是這樣,即使他對於前一世的死依然耿耿於懷,即使他心中充滿了報複的念頭,想著複仇,可是這隻是他心裏最深處的那麼一個念頭,或許在他重生後感受到這個家溫暖的那一刻,心就重新有了牽掛,他總是不自覺的在為這個家努力,總是不自覺的想將這個落後,貧瘠的地方改造的更加舒適,這樣的念頭甚至壓過了他複仇的*。
年複一年,日複一日,那個往日最是冷情的村子裏漸漸的生機盎然,村子裏已經再也看不到往年那種簡陋的屋舍,家家戶戶都有著屬於自己的院子,宅子,雖然未必是城裏那種所謂的青磚大瓦房,可卻也絕對是最適合,最牢固的宅子,人丁從一百剛出頭,到了五六年之後,已經是成了有兩百來人的樣子,不單單是村中孩童自然的增長,青壯幾乎沒有出海遇難的損失,老人因為吃的好,沒有病餓而死的慘況,更因為隨著衛夫子那一家子四口人徹底落戶之後,還有好幾家過來投靠落籍的村中人家的近親。
這海螺村日子好過,並不是說這天下就太平了,外頭過不下去的人總是有不少的,像是賈訓姑父,錢大海舅舅家的表哥一家,那是三德鎮南麵齊家村人,往年倒也勉強過得還算是可以,可誰知道卻遇上了豪族世仆在他們村子裏買地,一個劃拉,生生就逼著他們賣了祖傳的三畝地,不止是他們家,村中很多人家都遭遇了這樣的威逼,低賤平民,哪裏能和這樣的人硬拚,一個不好家破人亡也是有的,所以隻能生生的咽下了這一口氣,拿著明明是中田,卻隻賣了個下等田價格的九兩銀子,索性又賣了家中的三間破舊祖屋,這齊大一家子六口人就帶著和他一樣過不下去的齊二一家五口,直接投奔到了錢大海家。
為什麼來錢大海家?還不是上一次鯨魚的事兒!他們也是得了錢大海一家救濟,送了五斤鯨魚肉的人家之一,知道錢大海如今日子過得還成,就想過來暫歇,好歹在他們幾個家中男人重新找到活路之前,家中孩子能有個能安生過活的地方,順帶也有那樣的心思,想問問,這漁夫的活計他們能不能做,沒有了田地,他們實在是沒有了其他的手藝,就是想學,也沒有學的地方,唯一能想到新的營生,也就是打漁了,好歹這表弟是漁夫不是,總還有個能學的地方。
他們這兩家的到來,錢大海很是詫異,卻也沒有放手不管,安置了他們在家中暫住之後,尋思了半響,這才找到了村長,幾經商討,他們覺得這人來的其實挺及時的,最起碼他們村子裏好歹算是有了懂得種田的人,或許這山穀裏的地能就此獲得更好的收成。
於是由村長做主在村子裏給這兩家批了兩塊不大的宅基地,大概夠蓋上個四合院的大小,又給了他們每家五畝山穀荒地,算是他們的安家田,唯一要他們做的就是,教導村中的人怎麼種地。
在村中其他人看來,這絕對是等價交換,這是用這些換取他們的本事,可在齊家兩兄弟看來這卻是給了他們新的活路了,丟失了田地的他們在這裏重新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田地,即使是荒地,即使有可能幾年內都艱難些,卻是新的開始,他們終於又有了安生立命的本事了。怎麼可能不高興,不激動?
用手裏僅有的銀錢,蓋起了最便宜的海草石頭泥胚屋子,他們又有了家,還是比往日更加嶄新堅固的家,帶著滿心的希望,開始重新走向田地,當然他們也不忘跟著學在海邊謀生的手藝,在海邊,要過得好,還是好多多看向大海啊。
有了這齊家兄弟一家,那麼自然也會有其他人家,百年下來,這周邊村落和這村子裏聯姻的可不少,如今多半都知道這裏日子過得不錯,外頭過不下去的,來投靠也就正常的緊了。像是老張頭家,他當年出嫁的妹妹,早年間沒了,唯一的兒子剛成親有了兒子,又得了重病,賣幹淨了家產都不夠治病,族裏沒銀錢幫扶,又生怕一個不好,留下孤兒寡母的,要他們撫養,索性就將這一家三口送了過來,讓老張頭這個舅舅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