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前病情加重,來我院急診。嘴唇輕度紫紺,兩下肺呼吸音減低。查體血壓90的60,血氧飽和度隻有90%。血氣分析、電解質、血常規都還可以。入院時初步診斷還是肺栓塞,——病人此前曾出現過肺栓塞。這兩天治療手段主要是吸氧,肝素鈉皮下注射抗凝,同時用中藥活血化瘀改善循環。昨天呼吸有所改善,血氧飽和有好轉。”
吳浩問:“有沒有做心髒超聲和肺動脈強化CT幫助確診?”
“做了,心髒超聲結果顯示肺動脈高壓,右心室增大,三尖瓣輕度關閉不全。肺動脈強化CT顯示兩肺多發肺栓塞。我現在拿不準的是,要不要進行溶栓治療?患者這一次是第二次肺部栓塞,應該有某種致病因素導致的,需要進一步查清治療,否則還會出現肺栓塞。”
吳浩轉頭望向李豔玲和馬峰:“你們覺得呢?”
李豔玲不等馬峰說話,先說了:“病人是多發肺栓塞,血壓偏低,右室增大,這些都是溶栓指征,可以溶栓治療,使用尿激酶溶栓,同時口服抗凝藥華法林,與低分子肝素重疊應用幾天,看看情況再說。”
接著,李豔玲扭頭望向馬峰:“馬主任,您是高年資醫生,您指導一下吧。”
馬峰笑了笑:“我同意李主任的意見。剛才戴醫生也說了,要查清楚兩次栓塞的原因,注意發現致病誘因和潛在疾病。可以檢查一下下肢血管超聲,看看是不是腎靜脈血栓形成的,這是一種常見的肺栓塞病因。”
戴雲陽認真做了記錄,望向吳浩。
吳浩說道:“我同意他們兩位的看法,給病患使用溶栓抗凝,同時檢查下肢血管超聲。另外,上呼吸道和消化道也檢查一下。因為病人主訴是呼吸困難,而呼吸困難發生的確切機製還不清楚,常見病因首要就是呼吸係統疾病,比如氣道堵塞、肺疾病、胸廓及肺膜疾患、膈運動障礙等……”
吳浩身為主任醫師,又是科室主任,大查房時他經常會對重大疑難病案進行點評和講解,這是職責。
查房的過程其實也是教學的過程,上級醫師有對下級醫師進行指導的義務,更何況還有一幫實習醫生眼巴巴望著。所以吳浩說的相對比較細致一些。
他剛說完一段話,忽然聽到旁邊傳來一個弱弱的聲音:“我沒錢付藥費……”
吳浩停了下來,轉頭順著聲音來處看去,卻正是剛才站在一旁的病人的女兒。
看見吳浩望過來,這病患女兒漲紅著臉說:“我媽是農村種地的,我爸去世之後來跟我住。我是工廠工人,每月工資就三千多一點。我離婚了,兒子歸我撫養,他每個月給五百塊生活費。兒子在讀高三,馬上要高考了。為了治我媽的病,我已經借了幾萬塊,再做這樣那樣的檢查的話,我可能沒錢付了……”
眾人都有些傻眼,病人支付不了藥費,這在醫院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但一般不會當眾提出來,都是私下跟醫生商量緩交,而現在這婦人當著眾人說出,就看吳浩怎麼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