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無心插柳(1 / 2)

在中國古代,想做開國皇帝是一項係統工程。[ads:本站換新網址啦,速記方法:,.]

你得有大義,有名分,把握好時機。這個朝代確實已經民不聊-生了,民心所向都認為需要改-朝換-代了。

這口大鍋已經不是依靠變-法,突然來個中興之主就可以縫縫補補挨過去了。裂紋太多,滿眼都是補丁。

這個時候率先跳出來試探把大鍋鑿出個缺口的就是農-民起-義。無論你說他是土匪強盜,禍國殃民也好;說他消弱國力,是導致國家滅-亡的推手,甚或罪魁禍首也好。他就是這口大鍋需要更換的一個標誌,唯一標誌。

你想證明什麼,你就能證明什麼;關鍵在於你為誰辯護。皇帝永遠不會去想這幫刁民為何要大逆不道起-義造-反的問題,這群兔子竟然也敢咬人,著實可恨。然後會有一大幫忠臣良將出來去鎮壓。正史上都是褒揚的。除了司馬遷誇了陳勝吳廣幾句。那時候還沒有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多少有些赤子之心。

兔子本來隻會吃草,還要無私奉獻自己的皮毛骨肉;偏偏連草有一天都吃不飽了,橫豎是死,當好死不如賴活著都是奢望,兔子也會咬人。

蔣竹山明白這些道理,其實大多數的聰明人都明白這個道理;隻是中國的事情,做得說不得,說得做不得。

他也隻會用寓言和楊再興,羅延慶他們說說這些。太複雜的道理很多人未必能明白。當然也有人是大智若愚,悶聲發大財。真實的曆史往往充滿反諷,並不是惡有惡報,長命百歲,壽終正寢的惡人比比皆是。當然他們多半會在小說裏麵遭到報應,過過嘴癮。

蔣竹山前世也是博覽群書,其實幾千年的曆史最具大智慧的就是兩句話,好人不長命和興亡百姓苦。他隻是想,假如可以的話,可以稍稍地做些改變。即使是爭霸天下,也不會是僅僅隻是在史書上隻是多出一個皇帝和短命的王朝。

從根子上改變,讓兔子都進化成雄獅。或許是一條滿地泥濘荊棘,在生命盡頭也未必能看到曙光的道路。

道之所在,雖萬千人逆之,吾往矣。

環視身邊的這幾個人,大致可以歸為心腹或者核心層,隻怕也未必能理解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麼。封王拜相,光宗耀祖,忠孝兩全已經是兔子們的本能。但是不要緊,假如現在就是空喊些主張,那隻怕還沒開始就已經湮滅。他們要的榮耀可以給他們,同時一些想法也要潛移默化地給他們。

蔣竹山笑道:“說起來這九龍寨和將軍山一樣,都是好口彩。隻怕將來我竹山軍也會出幾個大將軍。本來我還為竹山軍壯大以後擔心,現在是睡覺送枕頭,看來竹山軍真是有如天助。”

楊再興和羅延慶這時都是微醺。少年人總有些沙場點兵的夢想,聽到蔣竹山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也是心潮澎湃。恨不得此時就領著兵馬去大戰一場。

楊再興問道:“那何時才能逐鹿中原,畢竟現在不過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