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指東打西(下)(1 / 2)

“王太仆,醒醒!王太仆,醒醒!”

董良搖動王允,然後露出了好玩的笑容,他剛才其實是故意到結果這個王允還真的如此不經逗,馬上暈了過去。而很快,王允也都在董良的搖動之下醒了過來,最後他看著董卓滿是驚恐。

“混蛋,這個皇甫嵩,居然暗中指示王越來刺殺我,真是混蛋!”董卓大聲怒道。

而王允感覺莫名其妙,自己剛才明明聽見了“wang”這個音節,結果他被嚇得暈了過去。可是好像後來不是他想象中的情況,而是把行刺的對象指向了皇甫嵩。而王允頓時感覺鬆了一口氣。而他看向了董良,顯然覺得奇怪為什麼董良會幫他掩蓋。王允可以肯定,董良一定會知道了是他派王越刺殺董卓的,這點從董良故意說那個含含糊糊的“wang”的音節也就可以看出來了。可是為什麼董良會直接幫他掩護呢?這點讓王允非常意外。

可是,接下來事情居然讓感覺非常奇怪,董良居然主動的把事情轉嫁到了皇甫嵩身上,這個讓王允有些驚異。剛才董良故意說的那些話,其實也都是王允和皇甫嵩的共同點,他們都曾經被宦官整過,然後都擔任過封疆大吏。然後王允和皇甫嵩曾經一起活埋了十多萬的黃巾軍,這個都是他們的共同點,所以剛才才是讓王允嚇暈過去的原因。可是現在情況居然出了這種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董良沒有說真話,而是替王允掩蓋了,然後轉嫁到了皇甫嵩頭上。

“伯父,這個皇甫嵩其心可誅啊!你知道嗎?我推測這個皇甫嵩,他現在掌握有三萬精兵的兵權,如果伯父您突然意外離世,那我們這些董家之人在洛陽好像也就是失去了主心骨一樣。所以到時候我們必然會被那些各路公卿反攻倒算,那個時候我們東家在洛陽一定會和各路公卿打起來。最後,皇甫嵩在並州以三萬精兵的實力,突然猶如泰山壓頂之勢頭以清君側為名義進入洛陽,然後就能夠效仿伯父之前的事情了。”董良開始胡說八道說道。

董卓聽了這話,腦門不由得露出了一絲冷汗,因為還真的有可能啊!畢竟如果董卓突然意外死去,那洛陽肯定要再次經曆大亂,然後董卓的家人根本無法彈壓那些各路公卿,那個時候董卓手裏麵的兵權都會再次解體。畢竟董卓的親信也就是三千人,剩下的數萬軍隊還沒有徹底歸心,如果董卓這個主心骨突然死了,那董卓家人根本無法控製局勢,那個時候各路公卿也都會重新反攻董家。那麼到了那個時候,董家滅亡已經成為了定局了。

可是皇甫嵩不同,他之前受命去剿滅王國叛亂,然後手裏麵可是有三萬大軍的。那個時候洛陽城裏麵一片混亂,無法能夠有人統一收拾殘局,最後皇甫嵩突然起兵“清君側”,那東漢的江山不就是落入了皇甫嵩手裏了嗎?董卓也就是這麼篡權的,難道他就不防著皇甫嵩會不會也這麼玩?甚至,皇甫嵩的條件比起董卓當時還要好,因為他手下有三萬軍隊啊!

“照啊!就是這樣,皇甫嵩真是其心可誅啊!”董卓怒斥道。

而王允聽了這話,馬上意識到這個是董良的陰謀了。王允之前怎麼沒有想到,皇甫嵩手裏麵可是有三萬大軍的。有了這三萬大軍,完全可以讓皇甫嵩來“清君側”啊!到時候董卓在洛陽城裏麵的嫡係部隊隻有數千人,還不到一萬。而到時候說不定士族們能夠動員各路士兵倒戈,然後這樣驅逐董卓的計劃也就能夠完成了。這個是一個多麼完美的計劃,王允暗恨自己為什麼沒有早帶你想到呢?皇甫嵩可是有兵權的,如果能夠說動他來進攻洛陽,那還是有不小的成功率的。

何況皇甫嵩平定了黃巾之亂和王國之亂,威望可是非常強大的,由他作為領頭之人那大家一定都心服口服。隻要能夠派人去說服皇甫嵩,這樣也就可以驅逐董卓成功率大增。

可是現在居然讓董良先想到了,然後董良借助這次刺殺,把這個刺殺董卓的屎盆子扣到了皇甫嵩頭上。那這樣董卓接下來一定會以東漢中央的“大義”,然後想辦法奪取皇甫嵩的兵權。到時候皇甫嵩沒有了兵權,那不就是一隻待宰的羔羊嗎?甚至,那個時候恐怕也就是要被收拾了。這樣,一個驅逐董卓的機會就這麼浪費了,讓王允痛恨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