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良成功的強推了傅善祥之後,然後讓傅善祥去幫助楊妙真處理軍隊的內務。而軍隊的內務楊妙真並不太精通這些。因為楊妙真主要是適合打仗,而那些軍隊裏麵的後勤財務還有一些日常的內務楊妙真也都不太擅長,所以現在傅善祥來的也都是正好。傅善祥把軍隊的內部事務挑起來了,那也就是可以能夠讓楊妙真放心了很多。而傅善祥擅長於管理內政,所以也就非常合適管理這些軍隊內務了。
“董中郎將,現在朝廷開始會議,然後太尉大人希望你也去一下!”馬上有士兵說道。
“好了!”董良說道。
董良來到了皇宮,然後再次召開了會議,而這次將會商討如何應對這個十八路諸侯的討伐。
董卓聽到了董良帶回來了數千士兵,然後馬上說:“好,既然侄兒能夠打敗關東諸侯兩路,那我這次也就是要親自出征,一定要把這些跳梁小醜都給收拾掉!”
“太尉,這次我們對於各路諸侯,我們有勝也有失敗。牛輔將軍討伐白波賊,沒有取得成功,反而失敗了。而董良中郎將成功的打殘了公孫瓚,還有全殲了孫堅所部,算是給了關東諸侯的當頭一棒。而關東諸侯其實不堪一擊,他們猶如土雞瓦狗而已,所以還請太尉不用親自出戰,隻需要派出一員將領也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收拾他們了。”鄭泰問道。
鄭泰接下來說什麼關東諸侯不值一提,好像關東諸侯都是隨便可以被打敗一樣。而鄭泰千辛萬苦勸阻董卓,千萬不要親自領兵出征,而他好像是一片關心董卓的意思。不過,沒有人知道,鄭泰這話是別有用心的。
“哼,這個鄭泰,其實又是一個內奸!”董良心裏麵想道。
董良還算是比較熟悉三國曆史的,自然知道這個鄭泰是一個超級內奸,他是從董卓征辟的重要名士。董卓剛剛進入洛陽之後,也就征辟了一批名士出來任職,然後算是好像讓大家看到他是收買名士的心。可是這個鄭泰卻借助董卓的征辟,然後在坑害董卓。首先他建議冊封袁紹為渤海太守,用來籠絡袁紹。可是他的目的是希望能夠給反董提供力量基礎。而可以說現在袁紹能夠起兵反叛,那也都是鄭泰在其中策劃一部分。所以說這個鄭泰是身在董營心在漢,所以根本不可能能夠重用。不得不說,董卓身邊的內奸還真的不少的。而真正在董卓死後能夠關心董卓一下的人,反而是蔡邕。
而這個鄭泰之所以故意把關東諸侯貶低得好像一文不值,那實際上卻是希望能夠讓董卓不要親自派出大軍出征。而鄭泰希望董卓能夠慢慢的在洛陽城裏麵等候關東諸侯合兵一處,然後一起進攻。如果現在董卓馬上出征,那關東諸侯各路軍隊都沒有能會合,在任何一路上麵都不是董卓的對手。所以鄭泰自然希望等關東諸侯聯軍合並的時候再來進行作戰,這樣可以一次性和關東諸侯進行決戰,一次性打敗他們。
至於董良看到了這個情況,馬上說:“伯父,我認為關東諸侯實力強大,我們應該可以盡快遷都長安,這樣我們可以暫避鋒芒,然後為將來反攻洛陽做準備!”
董良主動提出遷都,其實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畢竟這個洛陽這裏不適合自己作為根據地發展,隻有到長安才適合發展。所以他提出遷都長安,這樣然後可以爭取為自己獲得一塊根據地,然後一步步的發展起來。到時候可以趁著這個時候建立自己的軍隊,然後一步步的掌握實力。等董卓被王允他們暗算了之後,也就可以趁機打著為董卓報仇的名義來接受董卓的“遺產”。
而群臣聽到了這話,楊彪馬上說:“不可不可,長安已經殘破,怎麼能夠和洛陽相比?何況長安經曆了戰火,已經不能夠成為一國之都了,所以還是不要遷都為好。”
黃琬也都說:“不能遷都,遷都那是在毀了我大漢的根基啊!”
“哼?不遷都?你們這個是希望我們都在洛陽,等著關東諸侯一起來進攻呢!”董良心裏麵想道。
董良當然非常清楚這些官員的小算盤,因為當年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時期,士族對他的幫助很大,所以他也就以洛陽為都城,代表了親近河東士族。而中國自古以來也都有關隴和河東的區別,因為中國自然地理裏麵形成了兩個集團,關隴集團和河東集團。而光武帝劉秀因為是借助河東集團才當了皇帝,自然也就是河東集團掌握實權。而東漢和西漢完全是兩個概念,西漢的根基在關隴一代,而東漢的根基在河東。嚴格來說東漢和西漢完全是兩個朝代,雖然都是掛著一個“漢”,可是實際上他們統治集團已經不是一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