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發生這麼一件不的事時,被趙擴認為是仙師的顧青正在終南山。
考慮到那所謂的“入夢”,並不是趙擴自認為的“我是在做夢,仙師在夢中為我授業傳道”,而是顧青出現在道觀中,用真氣弄出幾片祥雲,讓趙擴以為他是在做夢,所以一旦顧青不在臨安城,那趙擴就是再睡個昏暗地,他都不可能夢到顧青。
再換句話,這“入夢”隻能由顧青單方麵觸發。
以及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更有趙擴他到如今都還沒有辦法分辨出,道觀中的真實和虛幻,更甚至於他沉迷於《封神演義》,已經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這其中除了有他本來就不聰明的緣故,他這般做又何嚐不是一種自我逃避——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哪個不是都心有溝壑的?
話又回來,顧青這次來全真教所在的終南山,是受到了王重陽的邀請。
至於原因,隻能王重陽舊疾複發,自認時日無多,他想在他臨死前再為中原武林安寧努努力,盡可能的消除某些隱患。
比如太有野心且心思狠毒的歐陽鋒,王重陽很擔心歐陽鋒在當初的華山論劍後並沒有徹底死心,他終有一日會卷土重來;
再比如顧青的四望教,四望教的弟子們怎麼看都良莠不齊,更甚者是魚龍混雜。
這本來是沒什麼,江湖中很多幫派對幫眾都是來者不拒的,可這種幫派通常是二流三流甚至是不入流的,他們常常不會長久,可以基本上就是烏合之眾,可四望教和它們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四望教有“上僧”豐月,有武林至寶《九陰真經》,便是資質再愚鈍的弟子,也能從《九陰真經》中學一二上乘功法。
隻他們本就良莠不齊,難保其中有居心不良的弟子在學得功夫後,如虎添翼般的讓他們仗著高強武藝,去為禍江湖,更甚者是普通百姓。
這絕對不是王重陽想看到的。
當然了,王重陽這般想歸這般想,但他並沒有越俎代庖的意思,他隻是想借機提醒下“上僧”豐月,希望他能看到他這般有教無類下的隱憂。至於歐陽鋒,王重陽是希望能在他去世前,能夠震懾住歐陽鋒,讓他對中原武林生出忌憚之心,不要再想著來中原武林滋生事端。
重陽真人這般也是先下之憂而憂了,隻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在他帶著他的七個嫡傳弟子在重陽宮前迎客時,是在預定時辰迎來了遠道而來的“上僧”豐月,可對方不是一個人。
“伯通?”
這時候周伯通這個不能算是外人的,也看到了師兄王重陽,當即他就撒著潑般的過來,對著王重陽:“師兄師兄,你快叫這個和尚答應收我當外門弟子!”
王重陽:“……?!”
不僅王重陽不知該什麼好,就是跟在他身後迎客的全真七子,在聽了周伯通這麼理直氣壯的要求後,都忍不住一陣無語。
雖周伯通並沒有入全真教,隻能算是全真教的俗家弟子,可王重陽是真心把他當師弟對待,全真七子平時見了他,都把他當師叔一般尊著敬著,現在他自己給自己找個師父,即便對方是“上僧”豐月,那也差了輩了,好嗎?
“伯通,不得胡鬧。”王重陽率先反應過來,帶了點無奈的斥責了亂來的周伯通,又朝著遠道而來的顧青道歉道:“我師弟他素來不拘節,豐月大師不必將他的要求放在心上。”
“無礙,”顧青看了一眼周伯通笑道:“周施主自有一片赤誠之心。”
跟著顧青來終南山的白鶴亮,他聽了這話兒就不由得腹誹起來:什麼一片赤誠,他這絕對是在那周伯通愚不可及。
這麼想著的無侙,在顧青和王重陽進行一對一交流時,就被雖然不再鬧著拜師,但仍舊對四望教武功很好奇的周伯通給纏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