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長生訣(19)(1 / 3)

起來這次帝楊廣親征吐穀渾,除了大將楊雄和宇文述外,還有一個不陌生的將領。

楊玄感。

楊玄感他是楊素的長子,楊素當年可有著南下滅陳,剿平匪患,大破突厥又在帝楊廣登基時,鎮壓了起兵造反的漢王諒等軍功,又先前楊玄感獻上家財,讓帝楊廣對他滿意非常,所以這次帝楊廣親征吐穀渾,就把楊玄感帶上,讓他能學他父親為隋朝立下汗馬功勞。

彼時楊玄感自是已經守孝完畢,在他出孝後在承襲楊素楚國公爵位的基礎上,又官拜鴻臚卿。按理楊玄感該當感激涕零的,可他到如今仍舊造反之心不死,至於他為什麼不辭官,還在朝堂上為帝楊廣出力,那不是因為他在暗暗蟄伏,以等待合適的時機嗎?

反正他弱他有理。

不管怎麼,楊玄感這次隨帝楊廣親征,他表麵上確是兢兢業業不假,可等他在張掖郡看到張掖郡那被堆積在民脂民膏上的浮華,又有帝楊廣竟然再次嘉獎了一介商賈,還授予了他不是虛職的官職,楊玄感內心很有波動,他感覺他快要控製不住他的麒麟臂了!

這裏得額外一句,楊玄感所的“一介商賈”是安隆,他可是魔門八大高手之一。安隆他先前不是通過榮鳳祥聯係上顧望舒嗎,那時候顧望舒就給他指了一條明路,讓安隆帶著他的商隊來經略張掖郡,和西域各國的商人做生意,而安隆他確實做得很到位,又因為水泥配方帶來的商道,其他地域的商人聞風而至,使得張掖郡在這一年多裏,切切實實成為了中原商人和西域商人互貿的地方,所以它的繁華是不慘任何水分的,也就因為守孝而成為井底之蛙的楊玄感認為那是浮華。

回正題,楊玄感是越來越控製不住他自己,又恰逢帝楊廣被宗師級的劍術高手刺傷,楊玄感認為這是助他也,就想要趁機偷襲帝楊廣的行宮。

關鍵時刻他叔叔楊約攔住了他,對楊玄感這不是一個好時機:“士心尚一,國未有釁。”

這還沒有垮台的跡象?楊玄感憤而道:“他如今都遭到江湖誌士的刺殺,叔叔也看到了!”

楊約神情微妙了起來:“你可知道你所謂的‘江湖誌士’是誰?”

楊玄感語氣硬邦邦道:“是誰?”

楊約道:“高句麗的傅采林。”

楊玄感卻是知道傅采林的,他不知道的是傅采林怎麼會千裏迢迢的來到張掖郡刺殺帝楊廣。

楊約見狀就把武林中這段時間發生的事,算是半道聽途的講給了楊玄感聽,末了還了句:“你若是現在就動手,少不得會被旁人按上個梵清惠信眾的名頭。”

楊玄感:“……”

楊玄感回過神來,很快就想到了一處:“據我所知,慈航靜齋在武林中地位崇高,其信眾不計其數,又代表了佛道,若是楊廣他執意要將梵清惠納入宮來為妃,豈不是得罪了整個佛道?”

楊約到底對如今慈航靜齋的名聲了解不深,因而覺得楊玄感這麼不無道理。

接下來楊玄感就暫時壓下去行宮再行刺帝楊廣的想法,改為不懷好意的去竄綴帝楊廣納梵清惠為妃。

事實上都不用楊玄感再多敲邊鼓,帝楊廣在轉危為安,並聽聞這次來刺殺他的疑似是高句麗武林高手傅采林,以及他之所以這麼做疑似是因為梵清惠後,他就更想知道梵清惠到底是有多銷魂蝕骨,原本有八分的意動如今下來也成了十二分。

換言之,帝楊廣這是堅定了納梵清惠為妃的決心。

甚至於帝楊廣都有點迫不及待了,他的禦駕是無法在一時半會兒間就回轉,可他不是還有個近幾年來越發合他心意的太子嗎?

這般的,帝楊廣就先行傳了聖意給太子昭。

待顧青在長安接到了這道旨意,他眉目不動,並沒有分毫驚訝。且顧青完全不覺得他接下來幫帝楊廣達成這件事是在助紂為虐,恰恰相反,顧青現在都開始期待事成之後,會因此引發出什麼樣的連鎖反應了。

這麼一看,顧青似乎是要置慈航靜齋和梵清惠於死地,可若他是因為如今陰癸派的嫡傳弟子的身份,所以才要和慈航靜齋不死不休,就不盡然了。對顧青來,他是在過去十數年裏都受到魔門熏陶不假,可他不會因此就覺得魔門即正義。事實上,顧青覺得魔門和佛道鬥其實是在舍本逐末。

從前就提到過魔門和以慈航靜齋為首的正道爭鬥,是在爭誰是主流道誰是外道,可魔門為何會淪落成魔門,症結並不在佛道這個後來才傳入中原的道派上,而在於漢室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上,這麼一來要論冤有頭債有主的話,那不是最應該和“儒術”對決嗎?

同樣的,慈航靜齋存在著更大的問題。

所謂的“儒術”,是當權者用來統治下的思想,而主流教派如道教和佛教,他們是依附著當權者,或者“儒術”存在的。慈航靜齋卻本末倒置,認為它是淩駕於當權者之上的,不然慈航靜齋也不會利用和氏璧,來代擇主,也就是所謂的君權神授。

慈航靜齋把自己放的位置太高了,難道不知道高處不勝寒嗎?

顧青往椅背上一靠,用手指撐著額頭,目光漫不經心地落在帝楊廣傳給他的聖旨上,他想他不介意用實際行動來給慈航靜齋上一課。

其實不僅僅是要針對慈航靜齋,還有全江湖甚至於和江湖沾邊的門閥——顧青實在是厭煩了謀逆造反。

嗯……這似乎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呢。

半月後,淨念禪宗。

淨念禪宗與慈航靜齋並稱武林兩大聖地,同為白道魁首,隻不過淨念禪宗並沒有慈航靜齋那麼不清淨,這麼長時間以來也就隻有先前為梵清惠出來發聲,梵清惠和慈航靜齋並沒有扶和氏璧所出。隻不過在他們發聲不久後,就傳來了帝楊廣被刺殺未遂的消息,一時間慈航靜齋成為了眾矢之的,就連淨念禪宗都轉眼被打上了慈航靜齋信眾的標簽。

如果有什麼是讓淨念禪宗感到安慰的話,那,它不是一個人。

慈航靜齋的信眾遍下嘛。

話又回來,淨念禪宗的所在地不像慈航靜齋那麼神秘,它位於洛陽南郊,寺內建築加起來達數百餘座,儼如一座城,正中處有七座大殿以及一座闊深各達三丈,高達丈半的銅殿。在這所銅殿前有一廣闊達百丈,以白石砌成,圍以白石雕欄的平台廣場,謂之白石廣場。

平時的白石廣場上連普通香客都不多,如今更是沒有一個普通香客,反而是來了很多不普通的香客。他們不普通,是因為他們不是在江湖中成名已久,就是在江湖中很有地位,又或者兩者兼得,更有如果仔細看的話,這段時間裏在江湖中傳的沸沸揚揚的“信眾事故”中的相關人員都到齊了,除了如今還在養傷的宋缺,不過他的弟弟宋智代替了他。